【本報台北訊】勞委會最新統計顯示,二○○六年至二○一一年,國人平均實際退休年齡約為六十一歲,不僅低於法定的六十五歲,也低於日、韓、美等國。勞委會表示,年屆退休的這一輩人有儲蓄習慣,對退休生活早有準備,才出現退休年齡偏低的現象。
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六月時指出,在全球平均壽命提高趨勢下,各國需逐步延長勞工退休年齡。
勞委會統計處統計長鄭文淵說,國人平均退休年齡比法定年齡低四歲,沒有延後退休的必要;且退休年齡延後,也擠壓年輕人的就業機會。
勞委會日前公布,二○○六至二○一一年,國人男性平均實際退休年齡為六十一點九歲,女性為五十九點三歲,與各國相比,台灣退休年齡偏低。
二○○四至二○○九年,南韓男性實際退休年齡為七十點三歲、日本六十九點七歲、美國六十五‧五歲,同一時間台灣為六十一點三歲;南韓女性實際退休年齡為六十九點八歲、日本六十七點三歲、美國六十四點八歲,台灣則為五十九點五歲。
實際退休年齡與我國相近的國家,則有法國、德國和義大利等國。
鄭文淵分析,國人的儲蓄率高,應是退休年齡偏低的主因。依主計處統計,目前國內勞工退休後靠儲蓄過活的最多,其次靠勞工退休金,依賴子女的比例則持續下降。
他指出,美國相對就缺乏儲蓄概念,往往賺多少花多少,甚至「花未來的錢」;南韓退休年齡高,應與物價高、生活負擔較沉重有關;日本則致力於開發老人就業市場,退休後還有機會從事顧問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