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法務部廉政署昨天舉辦「行政透明論壇」,因行政院前祕書長林益世涉貪案,重創馬政府形象,關說請託的透明化也成關注的焦點,法務部指出,馬英九總統指示行政院在一、二個月內設計關說請託的制度化、透明化,法務部全力配合。
法務部長曾勇夫表示,台灣去年「清廉印象指數」創下新高,成果得來不易,決心繼續努力肅貪。曾勇夫舉例,立法院去年三讀通過貪污治罪條例修正案,不論收賄的公務員有無違背職務,民眾只要送錢或「不正利益」給公務員,一律有罪。
曾勇夫說,隨著法令修改和配套措施,行政資訊透明化,民眾的公文流程上網就可查得到,公務人員不敢積案、收錢。
國際透明組織台灣分會理事陳俊明建議,政府要行政透明,應邀請企業人士參與,讓政府能「走出去」和公民企業接觸互動,共同推動反貪。
廉政署副署長楊石金表示,丹麥、瑞典、芬蘭、美國、南韓等國推動行政透明化的經驗值得借鏡,例如瑞典特別重視申訴違反資訊公開的案件,芬蘭甚至在憲法條文中規定資訊公開制度。
楊石金說,美國二○○九年起力推「透明和開放政府」,藉由網站公開振興經濟計畫的資金用途,民眾可追蹤資金是否妥善運用,還有多個類似網站公布政府資金支出,實踐財政透明化。
楊石金表示,南韓為推動反貪汙運動,首爾市一九九九年建構「線上民事申請審批程式系統」廣受好評,市民上網申請後,可追蹤公務員處理案件進度,有助於提升透明度和行政效率,並達到防制貪汙的目的,值得相關部門借鏡。
楊石金表示,政府著手財務、政治、資訊透明化,除了針對政治獻金、公務人員財務透明化等領域完成相關立法,並應該結合電子化政府和科技運用,藉由獎勵等方式,推動行政透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