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保「三」不成,連「二」也難保?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昨天開第一槍,公布今年經濟成長率(GDP年增率)最新預測值,從去年底預測的百分之三點八一,大幅下修一點八七個百分點,來到百分之一點九四,為國內首家預測「一」字頭的研究機構;且若影響台灣經濟的不確定因素未解,不排除最壞會跌到百分之一點二四。
經濟所所長彭信坤表示,「保三是不可能的任務,幾乎是無望」。他指出,上半年的GDP低於百分之零點五,除非下半年每季可以超過百分之五,才有機會保三,但機率微乎其微。
彭信坤指出,上半年台灣面臨「內憂外患」,在對內部分,我國產業競爭力無法提升,加上政府的政策無法達成共識推出;在外患部分,上半年出口成長率是負百分之四點七,下半年面臨歐債危機無解決之道,美國及中國大陸經濟不樂觀,加上南韓對外貿易談判順利對我國形成威脅,也沒有樂觀的理由。
研究員周雨田表示,景氣趨緩原因包括歐債問題未決、美國經濟成長腳步緩慢,及中國大陸經濟成長趨緩等因素,且仍將繼續牽動全球經濟景氣未來的發展。
這次經濟預測發布最主要是修正國際貿易部分,周雨田指出,由於全球經濟環境前景不明,整體貿易活動明顯下滑,風險升高,實質進、出口貿易成長率分別較上次下修四點二八、三點二六個百分點;占實質GDP組成中約百分之二十的固定資本形成部分,也受到國際情勢的影響而大幅下降。
在內需部分,周雨田表示,民間消費因油電雙漲拉升民生物價,衝擊消費意願,加上證所稅的不確定性與台股表現低迷,預估今年實質民間消費年成長率僅百分之二點一,下修零點六二個百分點,實質民間投資預估也由百分之一點九一下修至負百分之零點五。
周雨田指出,貿易銳減以無法促進經濟成長動能,若要保三,政府必須介入,建議可積極和貿易對手國建立FTA或其他TPP等互惠關稅協定,增加貿易競爭力,或加強輔導產業升級和轉型,因應全面開放自由貿易,降低對國內既有產業衝擊,同時還可積極推出重大公共政策,以擴張國內需求取代國外出口缺口。
周雨田指出,他對今年下半年景氣走向「不那麼樂觀」,主要考慮貿易方需求下降,國內投資及政府投資大幅下降;整體看來,全年景氣發展並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