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福島核災,史丹福大學研究指出,核電廠的幅射外洩最多可能導致全球一千三百個致癌死亡案件,情況比早先預期嚴重。
彭博資訊報導,史丹福的科學家把幅射外洩數字套入3D的全球大氣模型中,來預測曝露放射線的影響。報告推算,去年三月的核災可能導致多達兩千五百個致癌案件,主要集中在日本,遠在歐洲與美國的地區也都偵測到外洩的幅射。
這是第一篇福島核災對全球健康影響的詳細分析,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雅柯普森說,若非幅射大部分落在海上,致癌案件至少還會嚴重十倍。
十七日在「能源與環境科學」學報上發表的報告指出,由於氣候模式不同,假設同樣的幅射事件發生在加州的惡魔峽谷電廠的話,致命情況可能會更嚴重百分之二十五。
雅柯普森是史丹福大學的環境工程教授,他說:「這牽涉到許多幸運因素,幅射的影響會因氣象環境而有很大變化,實際衝擊所以沒有更糟糕,是因為百分之八十一的外洩幅射都掉在海洋上。」
福島核電廠的幅射外洩迫使周遭約十六萬居民被迫撤離,約一百三十二平方公里的地區淪為禁區,許多地方可能數十年無法住人。長時期曝露在空氣、地面與食物的幅射中,可能破壞DNA,導致血癌與其他癌症。
研究報告說,福島核災導致癌症的最佳估計數字是一百八十件,估測範圍在二十四到兩千五百件之間。致癌死亡案件的最可能數字是一百三十件,估測的範圍則介於十五到一千三百件。
報告指出,估測範圍反映幅射量的不確定性以及研究人員計算影響的方法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