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有位民眾重複拿藥,全年領藥天數達八千一百三十四天,相當於一年領了二十二年份的藥;另一位民眾一年就醫一千零七十八次,幾乎每天照三餐看病,兩人創下健保拿藥、就醫數一數二的高紀錄。
國人平均一年就醫十五次,健保局統計發現,過去兩年,每年有三萬三千多人看病超過一百次,前年最高看診次數多達一千零七十八次,去年也有五百四十九次,被指定就醫。
健保局發現,一名五十多歲罹患心臟病、高血壓及氣喘等多重疾病患,常擔心發病自行增加劑量,又因常遺失藥品而跨院就醫,持不同醫院開立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不斷重複領藥,九十九年全年領藥日數高達八千一百三十四天。
經健保局介入,就醫次數從三百四十四次減到一百七十三次,看診也縮減為三十一家院所,但他每天還是吃二十多種藥,全年領藥日數仍有四千零一十九項日,大約一百七十五天。
健保局醫管組專門委員李純馥指出,全年看病逾百次者,門診費用花健保近三十二億元。分析濫用醫療原因,可能民眾就醫觀念不正確,或多重疾病缺乏整體照顧、缺乏關心支持等。經過訪視輔導後,去年整年平均就醫次數下降百分之十七,比輔導前一年的醫療費用下降約六億二千萬元。
李純馥說,前年看病一千零七十八次的病患,只要一覺得關節痛、筋骨痛就拿健保卡看病,在健保局輔導,有人「關心」後,去年就醫次數降為二百三十七次。
另有病人一天量血壓三十五次,只要血壓稍高,就把救護車當計程車,奔到醫院急診室求救。還有位病患罹患憂鬱症、恐慌症、睡眠障礙及婦產科疾病,幾乎天天到醫院報到,二位患者列入輔導就醫。
李純馥說,對這些頻逛醫院「屢勸不聽」的民眾,健保局去年底開始限制就醫場所,第一階段有八人、今年初第二階段有十六人,規定只能到指定的四家醫療院所就醫,若不到指定醫院看病健保就不給付醫療費用,病患要自費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