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康藏高原是位在世界屋脊海拔四千公尺的雪域之鄉,地處偏遠,生活條件極為嚴苛,但卻有令人難以忘懷、得天獨厚的靈毓山川,這裡孕育了不少聖者,被世人視作「最後一塊淨土」。
位處青藏高原的讓娘寺和康究寺等都是當地非常有名的寺院,在政教合一的青藏高原,備受尊敬與信賴。在三江(長江,黃河,瀾滄江)源頭的玉樹,位處青康藏高原海拔三千三百公尺以上,深居青藏高原腹地,為唐蕃古道的通衢,是青藏高原的古代文化—南部的卡若文化與北部的卡約文化交匯之地。四百年前康究(南索求江南將)建造稱為康區三大寺(嘎讓娘,代秋闊,巴登昌都)之讓娘寺。
讓娘寺是紀律嚴謹,教法圓滿的顯密合一之黃教寺院。為龍波四鄉九地的主寺,藏語稱為「讓娘彭措帖慶愣」,漢語意思是「讓娘圓滿大乘洲」。讓娘寺是玉樹地區歷史悠久,規模、影響最大的寺院,屬寺包刮邦群寺、邦布寺、嘎熱寺、札西拉布寺、龍喜寺等。在一九五八年間,僧眾人數超過千人,其中有六座居室、九位轉世活佛,康究、大農塔、小農塔、宮巴、日加、索南江措、乙希巴考江才、賈色等活佛,其中康究活佛是本寺之主。
康是一個康巴人群居的地區,究是快速之意。康究仁波切經過十四世的轉世,悲智圓滿。世代相傳的康究家族,曾擁有珍貴的金字大藏經及豐富的法寶,卻毀於西元一九五八年的社會戰亂。
康究仁波切從小進寺院修學佛法,他深深了解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對修行的助益,因此遠越印度參學,更到台灣佛光山佛學院參學,結下深刻法緣。
玉樹當地人民非常信賴康究仁波切,相信把孩子們送到寺院,接受康究仁波切的教育是非常光榮而有福分的事。因此,康究仁波切積極籌設讓娘國際人文教育學院,希望讓他們得到豐富的教育資源,建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改善困窘的生活現況。
讓娘有個夢想
我想起家鄉文化上的落後,
無法享受到佛法的甘露而感到悲傷,
所以我想把那落後的社會,
猶如無法得到月光反映的沙灘,
帶到隨處映現月光的海洋,
這是我最大的希望,
也是我最大的任務。
十四世康究仁波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