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石榴八月梨,九月柿子黃了皮」,從農曆九月開始,柿子上市。好柿與「好事」諧音,有吉祥之意涵,而柿果色澤討喜,也帶有濃濃的傳統節慶意味,根據中國文獻的考證,柿子原產我國長江一帶,是我國原生果樹之一,已有三千年的栽培歷史,而由大陸傳到台灣,約有兩百多年,已深深地融入中國人的飲食文化當中了。
嘉義縣番路鄉是台灣柿子的主要產地,目前,番路鄉農會輔導推廣栽培的面積,約有四二○公頃,種植品種有牛心柿、四周柿、甜柿、平核柿(蜜柿),其中以「牛心柿」所占有之種植面積最廣,約有三八○公頃。
水柿─柿子可加工製成為水柿、紅柿、柿餅三種成品,各具有其獨特之口味。「水柿」又稱為「脆柿」,大多以牛心柿浸泡而成,其製作過程,是將果實採下,放入水缸裡浸泡,經四~五天的脫澀處理;早期是以石灰水浸泡來脫澀,惟常會於果皮上留下一層白色碳酸鈣粉末,現改採用鹽漬法處理,則不會有殘留物,也保持原來之果色,提高其市場上之價格。
據相關資料顯示,水柿於攝氏五度下冷藏,可增進風味,也可保持脆度,且不易軟化,而水柿富含有機鍺,具有調節人體血壓和強化免疫系統之功效,更因激發干擾素,可阻止癌細胞的繁殖。其中的錳元素,有預防動脈硬化的功能。
紅柿─製法是滴適量的鹼水於柿蒂頭上,不過,現多改用電石土來加工,亦可把果實埋放置於土中數天,使其果肉變軟,果色變紅,甜度升高。
甜柿─原產於日本,係屬於寒帶落葉性果樹,由於柿科植物根部深植盤結,固土性極強,所以,是用來造林、水土保持的好樹種。番路鄉農會近年來引進甜柿,在鄉境內公田村隙頂推廣種植成功,適合栽種在海拔八百至一千二百公尺的隙頂山區。目前,隙頂山區已由農會輔導成立甜柿產銷經營研究班,栽培面積達八十多公頃,生產約四萬台斤。甜柿的果實大,糖度高,外觀澄黃鮮豔,果肉質脆,可耐貯運,頗受消費者的歡迎。
柿餅─番路鄉生產的牛心柿,其總面積占約三百八十公頃,每年產量約一萬三千公噸,因柿子鮮果不耐貯藏,以前為了紓解柿子生產過剩,與延長貯存,大多賣給經銷商市場,以及柿餅加工廠,價格也因此被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