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高溫拉長了夜晚的可貴,讓許多夜行動物行走於台灣特有的夜市,四處為冰品做評鑑,一心一意找尋記憶中最美好的冰涼。許多年的這麼尋呀,找的,不知不覺就成了愛冰達人。
今年夏天缺掉的一塊,是永康街冰館鮮黃的,像梵谷畫作的芒果冰。這麼美,這麼的脫俗,這麼的滿足中外人士挑剔的味蕾,家變卻讓冰館封館,台北的夏季頓時失色。好幾回,一進街口就急著望向那高聳的招牌,卻,不見了,只有空茫茫一片天色,有時候明,有時候暗,無來由的叫人心慌。
也約略知道這家冰館搬去了哪裡,但,因為離開了舊日的永康街,所有姿影不復存在,徒叫記憶不再完整。朋友見我憾意沒個盡頭,摩托車嘟—嘟—嘟的奔騎而來,載我往寧夏夜市找尋古早味粉圓冰,看能不能夠稍為減緩一些悵惘。
一試再試,卻都沒辦法把感覺找回來,光是瞧向那過度豔俗的招牌,就立即折損了冰涼入口的欲望。後來,又轉移陣地到士林,朋友熟門熟路的在街角一家冰店坐下,點了粉圓加豆花。
夜市人潮洶湧,我東一匙、西一匙的挑著碗裡的料,朋友見我意興闌珊,也沒多言語,就去買了兩個色澤豐美的芒果搭配在冰盤前,組成一些美麗的仲夏意像。這樣,果然減緩了些許失落。
回程時,繞到八里去聽浪潮聲。夜很深了,遊人已回家,路燈也已熄滅,四方一片漆黑,這正好讓自己去追索一些往事。想起孩提時村口的小雜貨店,店裡無所不有,包括兩角錢一枝的冰棒。就是在水裡加點糖和色素,放進冰庫結冰成棒,簡單、無本,卻在小朋友的舌尖形成那麼巨大的誘惑。
上中學後的福利社也是尋冰重地,順著經濟富裕而多了紅豆、綠豆等口味,成就出夏日課後最誘人的餘興,這福利,足夠回味許久,使愛冰的人,心頭有了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