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行政院勞工委員會昨天開會討論基本工資時薪、月薪如何「雙軌」調整。據了解,為保障打工族、臨時工及其他「時薪制」勞工,八月初的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將拉高時薪調整幅度,首度以月薪推算時薪後再「加乘」計算。據學者估計,將影響國內十三至十四萬時薪制工作者。
目前基本工資時薪一○三元、月薪一萬八千七百八十元,勞委會主委王如玄日前曾表示,希望能將時薪調漲至一百一十五元,等於調漲近百分之十二,月薪則喊出至少調至一萬九千元。實際調整幅度則有待基本工資審議委員會決議。
過去調整基本工資,時薪、月薪調漲幅度幾乎都相同,但明年起可能有不同幅度的調整。勞委會官員表示,基本工資是訂來保障勞工的「最低限度」,許多雇主卻以這個薪水當給薪標準;領時薪制的員工在社會上往往也相對弱勢,較難替自己爭取好的工作條件。
為了讓這些勞工的薪水有較多成長,勞委會希望明年度基本工資時薪、月薪能「雙軌連動」調整,先考量物價指數、分享經濟成長果實調漲月薪,換算成時薪再乘上「加成基數」,最後時薪的調幅會比月薪高。
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說,時薪工作者在市場上的薪資待遇的確不如月薪工作者,月薪制的員工薪水則大多高於一萬八千七百八十元基本工資,許多大型量販業、連鎖餐飲業甚至大型電子業實施時薪制,薪水都「貼著基本工資走」,即使有賺錢、有能力負擔,也不願替員工加薪。
有學者擔憂時薪一次調漲百分之十二,會反過來剝奪弱勢族群的就業機會。政大勞工所教授成之約說,這些工時制勞工大都在商業、服務業中,但勞委會似乎沒有評估不同步調漲薪資增加的人事成本,是否反而使物價上漲、業者減少打工及就業機會。
辛炳隆說,若時薪調漲至一百一十五元,全國有十三至十四萬私人雇用的部分工時工作者會受影響,這些人的總薪資會提升百分之六左右,粗估國內總薪資成本將提升百分之一點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