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普陀山上市 惹爭議

 |2012.07.06
1221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大陸浙江普陀山日前傳出籌備上市的消息,而安徽九華山、山西五台山也在積極準備上市擴大籌資管道。佛教名山原本是人們心目中的清淨之地,如今也搶搭起「上市」風潮,引起大陸社會廣泛關注和爭議。



普陀山官方網站顯示,普陀山旅遊發展公司於五月底揭牌,擬整合普陀山客運、製香廠等子公司上市,集合更多資金,以提升普陀山旅遊服務品質,但不包括普陀山上的普濟寺、法雨寺、慧濟寺、慈雲庵在內的十五所寺廟和庵祠。



上月初,大陸國家宗教局一司副司長劉威明確表示反對這種「宗教搭台、經濟唱戲」的做法,他強調「發展市場經濟要有邊界、規範」,寺廟道觀是信眾宗教活動場所,也是民間非營利組織,世界各國都沒有把宗教活動場所打包上市的先例,「宗教搭台、經濟唱戲」的做法已嚴重損害宗教界形象,傷害信眾感情。



「如果沒有宗教文化,就憑客車公司在當地的旅遊投資,還會有吸引力嗎?」大陸財經評論員葉檀直言,寺院上市後就會有源源不斷的金錢、資源,流向當地財政或個人,宗教場所或旅遊景區,宗教反而旁落成旅遊資源的一部分,她也感慨的說「四大佛教名山準備上市或已上市,已刷新中國歷史紀錄。」



五台山、九華山積極準備



去年七月,山西忻州市有關領導就曾公開表示,正在推進五台山的上市工作,預計兩年內實現。而安徽九華山旅遊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更是曾於二○○四、二○○九年兩度上報,卻均未獲准通過,但九華山仍不放棄,積極準備上市。相比較而言,四川峨眉山早在一九九七年,已經以「峨眉山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主板掛牌上市。



長久以來,大陸宗教景點絕大部分必須購買門票,才能進入參拜或遊覽,還會另收撞鐘、上香、祈福等費用,早已飽受境外人士詬病。



如今佛教名山爭相上市,已讓許多網友在微博上痛罵,寺廟和佛教名山淪為資本主義淪陷之地,但也有民眾擔心,一旦這些宗教景點都上市後,門票會不會飆漲。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