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至今,世人對於一座建築物能飽含甜酸苦辣之感,莫過於「杭州雷峰塔」。
當今,沒有一座寶塔的恢復與建造,能引起如此之多的爭議,如此之多的感懷。
縱觀史冊,無論是它的巍然聳立,還是轟然倒塌,或者,已經夷為一片廢墟,都會引起眾多的唏噓。近年來,余數度登塔賞景,感慨萬千,似有五味雜陳之感:
余觀海內勝景,不計其數,莫若杭州雷峰塔之巍也。
佛塔立於湖畔雷峰之巔,飛閣流丹,黛檐翹角,雕梁畫棟,傲然屹立,雄視西湖。景觀之勝,無與比擬。遊人登臨觀景,猶如湖水踩於足下,峰巒攬手可得。
微風徐拂,雛燕低飛,不由心神蕩漾,思緒泉湧,忽有飄然出世之感。
每當風起雲湧之時,極目遠眺,萬頃波濤,漫無邊際,捲起陣陣浪花,風吹樹搖,勢若千軍萬馬呼嘯而過,一時竟有「會當凌絕頂」之念。
湖上風情,四時皆宜,尤以拂曉為最。
晨曦初露,雨後乍晴,登塔賞景,紅日噴薄而出,霧氣滾滾而來。
余扶欄觀賞,縱目眺攬,朝霞萬丈,光芒四射;煙波浩瀚,茫茫蒼蒼;風拂水漾,此起彼伏,猶如蒼海之波濤飛揚,令人嘆為觀止。
初春,登斯塔,則另有情趣。
縱觀湖山,群峰吐翠,曉芽初露,人稀塔寂,幽遠清僻。扶欄靜思,千年滄桑,宛若過眼煙雲,去國懷鄉之情油然而生。
遠眺湖山,峰巒疊起,碧波蕩漾,不由心曠神怡。
余倚窗而坐,一碟嫩筍,一壺香茶,一位知己,空谷幽蘭,品茗當歌,人生足矣。
想當年,春意猶濃,同學少年,書生意氣,風華正茂,才情洋溢,壯志未酬,更待何時?
仲夏,寶塔聳立於雲霧之中,上沖九霄,倚空如懸;下臨無地,氣勢瑰偉。
立於塔中,極目橫空,景觀之奇,無與倫比。
未久,天色突變,山雨欲來,風聲鶴唳。環視湖上,瀛洲三島,飄然水波雲霧之間,時隱時現,景色之神,妙不可言。霎時,濁浪滾滾,雲飛霧騰,宛若錢江怒潮,洶湧澎湃。
頃刻,樓塔淹於大霧之中,一時風馳雨驟,天昏地暗。
幾位遊客初來乍到,驚慌失色,幾有「黑雲壓塔塔欲摧」之感,嘆道:「湖上風雲變幻無窮,莫非法海和尚持杖率眾,騰雲駕霧而來?莫非白娘子正在塔下哀泣?」
此時,其勢之險,其塔之驚,其景之神,莫可言狀,蔚為一方奇觀。
觀湖上氣象之萬千、風雨之不測、景色之神奇,不覺思潮疊起:百年滄桑,若水東流;光陰似箭,歲月蹉跎;福禍喜憂,驟然而生,飄然而去,難卜難測,非人所及也!
暮秋,登臨斯塔,白浪滔滔,無邊無際,風吹水漾,梧黃楓艷,五彩繽紛。
舉目遠眺,群峰突兀,雲蒸霞蔚,恍若濃墨重彩之油畫。
黃昏時分,晚霞綺麗,變幻無常,稍縱即逝,一時竟有天高雲淡、人生莫測之兆。
夜晚,扶欄望月,則別有一番情趣:明月高懸,星光燦爛,灑遍湖山;幽幽古樂,漾漾煙波,黝黝峰影;天涯咫尺,月宮比鄰,一時竟有登天摘星攬月之念。
觀湖山之蒼茫,盡在朦朧之中,不由勾起思鄉戀家之情:撫今追昔,青春易逝,人生多折;光陰難留,好夢難圓;憂於家國,眷於兒女,百感交集,獨滄然而涕下!
寒冬,登斯塔,朔風遒勁,江南飛雪,形同北疆。立於樓塔,滿目蕭瑟,萬里雪飄,千山封凍;白雪皚皚,湖波凝霜;六橋橫臥,宛若天宮。扶階而上,人有直沖雲天之志。
扶欄俯視,湖水蔚成靜波,幽嶺曠寂,孤雁單飛,忽而有高處不勝寒之感。
觀萬山玉樹瓊枝,晶瑩剔透,人間若有仙境可攬,非雷峰塔莫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