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國大陸國台辦主任王毅昨天表示,第八次江陳會的預備會工作已經基本就緒了,包括兩岸一些重要文件簽署都已經通過了。他說,兩岸投保協議已基本談成,至於何時召開江陳會,他說「關鍵看台灣」。
第八次江陳會未能在六月舉行,恐與台商人身保護方面有關,副總統吳敦義日前說,「簽得好比簽得早重要」。王毅說,投保協議已基本談成,針對台灣社會、民眾、台商關心之處,均列入考量,並已得到妥善處理,「最重要的是台商投資保障」,很多在一般投保協議裡面都沒有的條款規定,都列到裡面去。
他表示,投資者定義範圍已擴大,凡經由第三地到大陸投資的台商,也列入保護範圍;在P2P(投資人對投資人)方面,原本不放在公權力約束,完全屬於民事方面,但已考慮到並納入台灣的需求;在P2G(投資人對政府)方面,由於受到各自法律限制,很難採取仲裁方式,但雙方已共同設計出一系列調解解決方式,使調解結果可以具有執行力、約束力。
在二十四小時通報方面,王毅說,「我認為已經得到比較好的妥善處理」,但協議個別細節及文字部分,仍待最後敲定。
他說,目前正透過兩會對投保協議進行協商,簽署協議時間點不是單方面可以決定。對於媒體繼續追問時間點是七月或八月,王毅說,「這就要問問你們的海基會,還有大陸主管部門了。」
鴻海:智財權未受保障
對於兩岸洽簽投保協議,由於鴻海旗下的富士康和大陸比亞迪侵權官司纏訟不已,鴻海指出,攸關台商在中國大陸最多糾紛事項,是在私人對私人非合約性質的侵權糾紛;絕大部分的智慧財產權糾紛,是屬於私人對私人侵權糾紛的範圍;但到目前為止,侵權糾紛的解決機制,並沒有納入兩岸投保協議當中,對台商在大陸智慧財產權的保障也形同虛設。
鴻海呼籲,協議中應建立私人對私人在非合約性質侵權糾紛的解決機制,並具體保障台商的智慧財產權;政府應採取積極作為,建立兩岸侵權糾紛的解決機制,更應正視侵權糾紛不受保障的事實與案例,台商權益未獲完整保障前,政府不應急就章簽署協議。
鴻海指出,以集團到大陸投資多年,規模這麼大,和比亞迪訴訟的案子都沒有獲得結果,只能不斷採取「自救」,其他台商的處境可見一 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