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前民進黨主席蔡英文表示,民進黨應發掘未來黨內的可能人選;政黨要成長,就必須持續不斷有「新的選項」出現。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則表示,黨內人才濟濟,黨也有黨的提名機制,現在大家的意見都可以做參考。
蔡英文日前接受網路媒體專訪,專訪內容昨天刊出;被問到是否會參選二○一四年台北市長選舉?她說,「以台北市特殊的選民結構來說,其實應該要去發掘未來黨內的可能人選,過去幾年,鎂光燈的焦點都只在固定幾個人身上打轉,似乎也遺忘了黨內還有其他的可能性。」
蔡英文認為,現階段的民進黨,包括她自己,最大責任就在於發掘這些可能性,「一個黨想要成長,就必須要持續不斷有『新的選項』出現。」
黨內中生代、被點名出戰台北市的立委段宜康說,北市要贏的可能性極低,應跳脫「傳統民進黨」的思考,要打一場能展現民進黨「價值」的選戰,不一定要從黨內找人,可思考向黨外、社會各界舉才。
他說,北市乃至於新北、台中,甚至桃園的人選,必須讓外界覺得民進黨有未來性,甚至能與民進黨傳統刻板印象「互補」,才能展現民進黨新的價值。
另一名民進黨籍立委姚文智說,現在討論未來的台北市長人選,都是從派系角力、權力安排來看待;他認為,台北市長人選應由下而上決定,看誰可以提出民進黨對台北市未來的願景,打造台北市的新都市運動,不必考慮人選來自黨內、黨外,或是屬於哪個世代。
民進黨北市黨部主委莊瑞雄說,黨外舉才雖多元化,卻怕支持者沒熱情,若再推天王參選,天王也「志不在此」。他說,「沒有永遠都是天王」,中生代這次責無旁貸,該承擔就該承擔,是該換「小天王」上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