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總統連任後,推出所謂的「黃金內閣」,先端出美牛風波,再祭出油電雙漲,復殺出證所稅,搞得人民暈頭轉向,藍綠民代怨聲載道!難道,這就是所謂的「黃金內閣」?
治理國家是有方法的,光憑「賢」不足以治,單靠「廉」不足以理,必須要有「能」才足以治理國家!
治理國家有七項深入淺出的準則:
第一:擬定好政策,執行好政策,改善好政策。
第二:培訓好人才,運用好人才,留住好人才。
第三:研發好方法,應用好方法,傳承好方法。
第四:改善舊組織,發展好組織,建立新組織。
第五:考核舊績效(目標),建立新績效(目標),達成新績效(目標)。
第六:預估經費投入,評估經費產出,衡量經費效益(可行性)。
第七:擬定時程進度,執行時程進度,檢討時程進度。
就以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證所稅政策為例,馬英九總統自始至終沒有向人民說清楚,當全球經濟低迷、歐債危機四伏,美牛壓力當前,為何此時要將證所稅列為優先推動的政策?推動證所稅對國家整體究竟有何好處?當人民無法認知政策好不好時,最敏感的股市必然會以下跌(甚至崩盤)來做回應!陳院長為了趕緊收拾爛攤子,竟然說出「先求有,後求好」這句經典成語!如果一項不好的政策,在「先求有,後求好」的錯誤原則下,貿然推行,那後果將是非常可怕的!政府的職責就是應該「擬定好政策、執行好政策、改善好政策」,豈可政策不好卻「先求有,後求好」?這種話怎麼會出自堂堂的行政院院長之口?真是令人匪夷所思!
再說前財政部部長劉憶如,身為黃金內閣閣員,又豈可說如果早知油電會雙漲就不會現在推證所稅?證所稅的複雜性與衝擊力,劉前部長早就應該心知肚明,如今革命尚未成功豈能辭職走人?而馬總統的黃金內閣竟然就如此脆弱?才三兩下子就折損一員大將!
前面曾提及治理國家的第二項準則便是「培訓好人才、運用好人才、留住好人才」。如果劉憶如確實是好人才,陳院長就應該幫馬總統留住好人才,並好好運用這位好人才!如今陳院長只花不到一天的思考時間便火速批准劉憶如的辭呈,那似乎意味著,當下的劉憶如已非好人才!這豈不是讓馬總統難堪嗎?「黃金內閣」成員難道不都是金身打造的人上人嗎?如今劉憶如卻成了最短命的財政部長,這讓民眾對所謂的「黃金內閣」將會完全失去信心!
其實,像劉憶如這樣的人才,並不適合放在「部長」的位置上!人才,必須適才適所,放不對位置,即使是天才也沒什麼用!如何「培訓好人才,運用好人才,留住好人才」?這也就是國家領導人馬總統的天職!
今天的台灣,任何一個人,只要能通過民主選舉的試煉,便可一躍而成國家領導人。然而,治理國家是需要能力和方法的,單憑「選票」是無法治好國家、理好社會的!因此,任何人有幸成為國家領導人,都應該置個人死生於度外,努力運用好人才,擬定好政策,應用好方法,建立好政績!讓老百姓們感受到政府在幫他們解決問題、尋找出路、建構希望!凡事都有個輕重緩急,「證所稅」在當前的國際局勢、兩岸態勢、國內情勢下,不論是正方思考,或是反向思維,都還輪不到「證所稅」上台「表演」!煩請既賢又廉的馬總統三思未來的治國理念與方法……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