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雨造成各地災害頻傳之際,南部某科技大學的學生,卻在校園內游泳、乘坐充氣殺人鯨及騎馬涉水等搞笑kuso。這個畫面不斷地在媒體上傳播,不知情的閱聽大眾,以為該校也遭到水患的波及。等到搞清楚是學生的搞怪行為,不少人打電話要求校方約束學生。
的確,年輕人搞創意原本就是好事,沒有創意,再多的知識也只是知識,然而在知識轉化成為創意之際,還是需要考慮到,這個創意是否對社會與國家有重大的貢獻與價值。像這次的kuso行為純粹是嬉戲大於貢獻,搞笑成分居多。
既是搞笑是否也該思考一下,在現在水患災損、死傷頻傳之際,各地民眾紛紛談水色變,有人還因為救人在驚濤駭浪裡出生入死,更有該校兩名畢業校友在梨山殉職,還有巡山員徐德義與同事一起巡視奧萬大森林遊樂區時,不慎跌落溪谷,被無情泥流捲走,迄今下落不明,女兒聲聲呼喊著,「爸爸你在哪裡」……對比起來,學生的kuso嬉鬧,真太無情與太冷感了,一點都不好笑!
多少年來流行的「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表現青少年的酷與自以為是,但是這種言行常常忽略對別人的尊重,看起來很酷,卻是一點都不近人情。我們在鼓勵學生創意之際,是否也該提醒他們對生命、他人、世界的認識、了解與尊重呢?
孔令信(台北市/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