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好好玩噢!」高雄大學昨天邀請援中、加昌國小學童參加特別規畫的「敲拓染」環境教育活動,小朋友們目不轉睛看著老師示範,將九重葛、羊蹄甲、雨豆樹的樹葉、花朵敲打幾下,在棉布上拓印出美麗圖案。學童們對於這種「魔術」直呼神奇,也紛紛領取材料,席地而坐敲打起來,玩得不亦樂乎。
鄰近援中港的高雄大學校區,至今保有許多自然生態,配合世界環境日,該校昨起舉辦永續周校園環境教育活動,除了介紹校園內豐富多樣的植物資源,也邀請援中國小附幼、加昌國小學童參加「敲拓染」活動,將九重葛、日日春等植物製作成美麗棉布包,讓環境教育從小紮根。
活動的負責人、總務處環安組陳又菁表示,高雄大學創校至今,校內總共栽種了一百二十二種喬木,累計八千多株,是相當寶貴的綠色資產。校園永續周今年爭取到環保署全額補助,規畫「認識校園植物」、「植物染體驗」兩大主題,讓師生及校外民眾能更親近、體驗植物的美麗色彩與生活應用,進而重視環境、愛護環境。
「認識校園植物」在圖資二樓中庭以靜態海報展出,介紹高大校園各角落的樹種與特色,今天安排「植物好出色」講座,教聽眾認識植物色素與生活應用。「植物染體驗」則與橋仔頭文史協會合作,設計「植物敲拓染」與「植物熱染體驗」,教導學員認識植物色素特性、萃取部位以及應用方法,進行現場DIY趣味實作。
高雄大學表示,周四兩場植物熱染體驗目前已報名額滿,但有興趣的民眾可到現場參觀,地點在中央廣場地下停車場(圖資大樓下方)。上午場將進行熬煮工作,將大葉桃花心木、蟛蜞菊、欖仁樹的修剪枝葉回收再利用,萃取出紅褐、翠綠、黃褐三鍋染汁,下午再進行染印體驗。詳情可電洽總務處環安組陳小姐:(○七)五九一九○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