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今天是「六四」事件二十三周年,馬英九總統明確將「民主人權」與兩岸「深度交往」掛勾處理。他指出,過去四年兩岸雖開創了和平發展的局面,但在民主人權方面仍存有差異,將是兩岸深度交往必須克服的困難。
每逢「六四」紀念日,馬總統都會發表感言。今年馬總統指出,「當年出生的孩子,現在逐漸成為大陸新生代的骨幹」,二十多年大陸經濟飛躍成長,人民生活顯著改善,整體競爭力蒸蒸日上,但「六四」留下的歷史傷口遲遲未能癒合,國際社會對大陸的人權印象,也始終停留在「六四」年代。
馬總統表示,大陸目前已有更成熟的條件走向更多元、開放的民主社會,「處理『六四』遺留的傷痛,可作為政治改革的第一步」,不僅有助彌平傷口,拉近大陸當局與人民的距離,也可改善國際形象。
他說,推動民主改革,有助大陸內部穩定,若能在經濟高速成長下採取配套的政治改革,將可有效因應中產階級崛起及民間力量茁壯後出現的各種改革呼聲。
馬總統表示,大陸有數億網路人口,傳播資訊速度驚人,從台灣總統大選到陳光誠事件,網友都密切掌握並表達看法;如果大陸當局順勢而為,擴大政治參與、完善人權保護並善待異議人士,「不僅能回應人民對改革的期待,也有助大陸持久的政治穩定」。
馬總統指出,兩岸共同繼承先賢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包括「子產不毀鄉校」、「天下為公」、「選賢與能」、「仁民愛物」、「民貴君輕」等隱含自由、民主、人權的進步觀念,「值得我們重視與保存」。
馬總統說,深切期待大陸民主人權能有進展,未來兩岸在中華文化基礎上,透過民間團體展開民主治理、人權維護等領域的交流對話,台灣會持續對大陸民主人權的發展保持善意關心,「這也是縮短兩岸人民心理距離最有效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