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心房顫動(AF)患者心跳異常,容易產生血栓,增加腦中風風險。心臟學會表示,全台約二十萬人受AF所苦,每年約有一萬人因此腦中風,一旦患者中風,死亡率高達兩成,再次中風機率也高於一般患者。
為減少中風機率,傳統都使用維他命K拮抗劑,可降低六成中風機率,但副作用較大,飲食上也需自我控制,以致有七成心房顫動患者中斷服藥。
心臟學會理事長、成大醫學院內科教授陳志鴻指出,健保局於六月一日通過新一代口服抗凝血抑制劑「普栓達」健保給付,副作用低。目前建議,早晚各一顆,幾乎沒有飲食及藥物的禁忌,相對提高服藥意願。
他說,普栓達給付有限制,如適用於七十五歲以上、心臟衰竭患者、曾發生中風或全身性栓塞、合併有糖尿病、高血壓或冠狀動脈疾病的六十五歲到七十四歲患者;曾在十四天內發生中風或收案前六個月內發生嚴重中風者則不適用。
陳志鴻強調,心房顫動患者想避免中風,要養成正確服用藥物的觀念,還需養成良好的運動及飲食習慣,妥善控制血壓、血糖及血脂等慢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