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憲政體制不能淪為政治工具

 |2006.09.25
400觀看次
字級

為了解決當前紅綠對峙的僵局,李前總統拋出了「內閣制虛位元首」做為解套,一旦推動內閣制,陳水扁總統不用下台,但變成虛位元首,或許這樣可以在倒扁挺扁間,找到可接受的交集。台聯黨主席蘇進強:「李前總統有往這個方向在思考,他覺得內閣制,不失為解決目前國家機器空轉內耗的機制。」

執政黨顯然在這個問題上保持了極高的彈性,中常會討論時,並沒有予以否定。
我們不在此評論總統制或內閣制的優劣,而是要誠懇呼籲憲政體制不能淪為政治工具。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憲政體制是國家長治久安的基石、依憲政而建立權責相符的政府體制,是政治穩定運作的基礎,各種權力的規範才得以建立良好的制衡,所以政府體制不能輕易變更。

台灣最可怕的地方就在這裡,凡遇到政治難題或困局,就拿憲政體制做為解套的政治工具,於是政府體制淪為政治交換籌碼,全世界沒有第二個民主先進國家像台灣這樣,導致憲法愈來愈不受到尊重,政府體制無法成為長治久安的基石。

台灣太多的政治投機主義,在執政權力大於一切的思考模式之下,人人精於政治算計,造成憲政秩序受到嚴重摧殘,體制穩定性遭到破壞。

中華民國憲法自民國八十年代開始,進行了七次修憲,其中皆涉及國家體制,而且朝向總統制傾斜。總統由人民直選,加上李前總統在民國八十七年修憲時,改成行政院院長是由總統直接任命而無須立法院同意,造成行政院長成為總統的幕僚長,總統大權在握。

陳總統上任後,民進黨上下更是堅持總統制,認為可削弱在野多數的國會,才能確保執政權,於是內閣制成了政治棄兒,在台灣政壇乏人問津。支持內閣制的憲法學者,某些見風轉舵成了總統制的旗手,其他的心灰意懶,不再多言。現在突然之間內閣制死灰復燃,一下成為台灣最理想的制度,那麼以前堅持總統制是不是對不起台灣人民與社會?這種對憲政體制無根本的虔誠和尊重,才是台灣的亂源。

根據憲法增修條文第十二條,內閣制要立法院完成提案修憲,接著公告半年再交由公民複決,預計最快也要明年下半年才能完成,陳總統任期都快結束了,反而對於下一任總統,有很大的影響,所以有人質疑這又是一次精密的政治計算。

憲法的核心價值,在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維護人性的尊嚴與根本價值。憲法中有關政府組織的相關規定,是希望透過權力分立與制衡的設計,防範政府權力的恣意與濫用,以有效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

現在已經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們的政府領袖們才悟「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一百八十度大轉彎,憲政體制淪為政治工具,這才是我們最在乎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