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而銳利的嘴
空嚙著無法出口的語音
雖然緘默著也沒什麼不好
男人和女人
一齊低頭注視著
擺在瓷盤上依然完整的魚
女人突然啜泣起來
而把男人遞過來的雪亮潔白的手帕
放在一旁
刀片一般劃傷光亮的淚珠
就一滴一滴地落在魚的背脊上
和著檸檬的香味
淡淡地擴散著別離的哀愁
吃魚吧
這回一邊說著
一邊收斂起燈光下柔順眼神的女人
一個人開始挾動了筷子
——選自張默、蕭蕭編《新詩三百首》
一九九五年,九歌出版社
※詩人
馮青(一九五○~)襁褓中隨父母來台。二十八歲在《創世紀》詩刊首次發表〈雨後就這麼想〉等十二首詩作,一舉驚人。由其作品之成熟度與營造詩境之技藝,可知她對當時台灣新興的現代文學已熟知甚詳,對於如何為現代詩,已做了充分的思考與準備,輕率地發表作品,而後再邊寫邊修正對詩樣相的想定。從其後來的詩作、小說作品裡的思想紋路,可看出她深知思想深度在作品裡之重要、其對存在主義人學及西方馬克思社會批判理論已有一定的認識與接受;她非一般泛泛女子,故其作品能穿透人心直達當下讀者的共同感。已出版有詩集《天河的水聲》、《雪原奔火》、《快樂識或不快樂的魚》,小說集《藍裙子》,散文集《祕密》等等多種。
※品詩
此詩以一場景影像、極靜的女主角的視角敘述性長鏡頭,用細緻的心象,緩緩將讀者引入一對男女要分離,在最後餐聚時女方的情緒縱深。
第一節,「強而銳利的嘴/無法出口的語音」。那巨大的心傷是「無法出口的語音」,只能極力壓抑在「強而銳利的嘴」裡「空嚙著」。「無法出口的語音」與「銳利的齒/空嚙著」,兩個屬性強烈的意象並置,讓人接收到那無法說出口的巨大痛楚感情張力。
第二節,想想「雖然緘默著也沒什麼不好」,於是「男人和女人/一齊低頭注視著/擺在瓷盤上依然完整的魚」。這是有一段時間的定格鏡像,時間也被凝固在那無言的感傷氣氛,久久停滯不去。
第三節,「女人突然啜泣起來/而把男人遞過來的雪亮潔白的手帕/放在一旁/刀片一般劃傷光亮的淚珠/就一滴一滴地落在魚的背脊上」。終於禁不止「女人突然啜泣起來」,男人雖遞過來如初潔白的手帕,但那已不再潔白,因此她把它「放在一旁」。已經飽滿了傷感的淚珠,「就一滴一滴地落在魚的背脊上」。淚珠因飽滿傷心而光亮,也因傷心的光亮,而看到一滴一滴淚珠被「刀片一般劃傷」。傷心的心象經由細緻而微的影像運動,發揮得至深至極。
第四節,不要讓別離的哀愁呆滯在那裡,呆滯得愈久哀愁愈沉重。「和著檸檬的香味/淡淡地擴散著別離的哀愁」,柔順的女人終於出聲「吃魚吧」,「這回一邊說著/一邊收斂起燈光下柔順眼神的女人/一個人開始挾動了筷子」,也將這幕場景落幕。將景象久久的留在讀者的腦裡一再重映,將情傷久久的留在讀者的心裡縈繞。
這首詩可貴之處在於作者沒有一般現代詩的操弄語言,變易辭性或者行多義性的隱喻,而是素樸的對待語言,就這素樸的語言材料營造了一氣氛濃烈的感人情境。這是一極高的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