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朋友給尿道炎折磨了十年,每次小便都解不出來,又痛又脹反覆發作,無法斷根痊癒。」羅醫師聽著朋友的敘述。
「尿道炎?就是身體太溼了,這不是很容易解決的病嗎?」羅醫師心裡想,怎麼會拖了十年呢?
病人阿香被朋友帶來的時候,難以表露痛苦,卻又被尿道炎折磨的作息難安。她大學畢業就在法國定居,住了幾年開始發病,為了尿道炎這個病,她看遍法國醫生,醫生給她吃抗生素,只能夠緩解一時。
「連法國泌尿科的權威醫生都沒法解決我的病呢!」阿香說。
羅醫師心想「哪需要什麼大權威泰斗呢?」
溼,就是指身體中多餘且排不出去的水分,累積在身體中形成的溼氣,溼會造成身體肌肉痠痛、局部發炎及泌尿和腎臟病,那麼溼氣是如何形成的呢?
「妳在法國都吃什麼東西啊?」羅醫師問阿香。
「餐前會吃生菜水果沙拉,夏天熱的話,就從冰箱裡拿冰水喝,法國的水都經過消毒,所以,我們常常水龍頭一開就可生飲,基本上,大家都這麼過的。」
羅醫師還沒解答!答案就從病人的嘴裡冒出來。
「舉凡以上種種飲食習慣可以看出,這都是溼氣主要的來源,生、冷、寒的食物、飲水,含水量高,就是尿道炎十年來反覆發作,無法斷根的主兇。」
「只要妳不吃這些生冷食物,喝溫開水,就可以治好尿道炎了。」羅醫師胸有成竹的對阿香說。
「這麼簡單嗎?」阿香疑惑的想著。「可是我現在還是尿不出來啊!」阿香痛苦地說。
「拿顆『水道丸』含著吧!」羅醫師從小瓶子裡倒出一顆綠豆大小的藥丸給阿香含在舌下。
含著含著,阿香突然覺得尿道沒那麼痛了,一會兒她跑到廁所去,輕輕地解出小便。
羅醫師自治的小藥丸,是根據十八世紀德國醫生克理曼的順勢療法,自行以中藥研發出來的藥丸。
「小藥丸有藥性,卻沒有直接作用在身體的傷害。」羅醫師搖著瓶中沙沙作響的小藥丸說。
先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態,再改變飲食習慣,阿香十年的纏綿痛苦,終於療癒。
(作者為專業作家,布落格http://blog.sina.com.tw/pig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