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二○一一年南非德班(Durban )氣候大會以來,聯合國舉辦的第一輪全球氣候會談,十四日在德國波昂開幕,來自一百八十一個國家和地區將近三千名代表將在今後兩周內,環繞落實德班氣候大會成果等議題展開討論。不管富裕或貧窮國家正為減少溫室廢氣排放而努力,防止地球繼續暖化。
聯合國氣候問題主管官員費蓋雷斯(Christiana Figueres)籲請所有的國家,將政治承諾化為具體行動,以挽救地球;而觀察家和開發中國家堅稱,富國應作出比較嚴格的減碳承諾。
費蓋雷斯引述最新研究結果,預言按照目前各國承諾的減碳目標,地球溫度將比工業化時代之前升高多達攝氏五度,而非目前的目標上限攝氏二度。她表示:「我們的目標和努力之間仍有落差。」
一百八十一個國家專家和外交官進行會談,奠定基礎,以期在二○一五年前敲定新的地球暖化公約。去年德班氣候大會會中商定,自二○二○年開始,以單一法律規範各大廢氣排放國。
相關官員十四日針對京都議定書,著手推動修正案擬訂進程,以供十一月和十二月將在杜哈召開的聯合國氣候會議通過。
有關富國和貧國在減少廢氣排放量所應各自承擔的責任比例,爭論不休。小島嶼國家聯盟(Alliance of Small Island States)發表聲明說:「所有國家都有責任公平地各盡其分,尤其是以往排放量最大的國家。」
另外,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最新的「地球生命力報告」(The Living Planet Report )警告說,隨著人口不斷增加,加上世人過分消耗自然資源,將嚴重威脅地球未來的健康狀況。
「地球生命力報告」表示,人類對於自然資源的需求已達到難以支撐的程度,且對地球生物多樣性造成「極為龐大」的壓力。
報告指出,生態足跡最高的國家是卡達。科威特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分居二、三,前五名國家還包括丹麥和美國。報告顯示,高收入國家的生態足跡平均是低收入國家的五倍。
WWF全球總幹事表示:「我們目前的生活方式,就好似還有另一個星球可任由我們使用。」「我們目前使用的資源,比地球能永續生產的還多出百分之五十。
若不改變,這個數字會快速膨脹,到二○三○年,兩個星球都不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