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市立圖書館與學校合作,將閒置教室改建為圖書館,讓書香飄進校園,走進社區,北市圖表示,這種的合作模式是北市首例,未來若反應不錯,將會持續嘗試。
北市圖館長洪世昌表示,由於內湖區人口逐年增加,已達新設分館的標準,但圖書館所需面積大,苦尋不著場地,經地方人士協調,最後與西湖國中達成共識,將閒置的教學大樓改裝成圖書館。
洪世昌表示,將原本的舊教室改裝成圖書館,不須購買土地、大興土木,只要內部改裝費,相較興建全新的圖書館,節省許多。據他估算,與相同坪數的新建圖書館相比,至少省下五倍經費,且施工期僅需半年,暑假就能完工。
西中分館占地四百三十坪,兩層樓,預計館藏三萬冊,造價約一千萬元。洪世昌說,設置西中分館是為服務學生及社區民眾,書籍不會有特別的類型。
西中分館的前身為西湖國中科學樓,總務主任藍瑋煥表示,科學樓共五層,改建為圖書館後,原先的科學教室及辦公室移至其他大樓。新生人數逐年下降,將空大樓讓給市圖使用,不會影響學生權益。
洪世昌表示,若西中分館的合作模式成功,就能成為其他地區的典範,目前信義區也達到新設分館的標準,但信義區的土地「寸土寸金」,還需與學校商討。
西中分館雖使用學校大樓,但出入口與學校分開,洪世昌表示,不會讓使用圖書館的民眾影響學生上課。未來預計出入口在內湖路一段二八五巷。
洪世昌說,今年預計有三個分館啟用,除了西中分館外,捷運東區地下街的智慧圖書館以及士林區的李科永圖書館都會在年底前完工,屆時北市圖的分館就會從五十八個增加至六十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