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書宏江蘇宜興報導】昨天是五一小長假、「二○一二中國‧宜興兩岸素食文化暨綠色生活名品博覽會」展期最後一天,縱使天空飄著小雨,仍澆不熄民眾對兩岸素博會的熱情,各商家無不使出渾身解數,推出最優惠的破盤折扣價,民眾離場時幾乎人手數袋「戰利商品」,而主題館更是大打形象牌,向來館遊客廣發文宣與結緣品,下午廠商撤攤時,面露收穫滿滿的神情,尤其「中國達人秀」主持人周立波的精采文化專場演說,更掀起最後高潮,圓滿這場首屆的兩岸素博展。
為抓緊倒數計時的展覽時刻,商家紛紛推出「買一送一」、「第二件半價」等超值優惠,有民眾為搶好康,拉著旅行箱打包裝貨,甚至有人拉著手推車搬貨,場上盡是雙手掛滿提袋的參展遊客。來自無錫的杜婷還邀約同學前來撿便宜,她表示,此行對台灣心生嚮往,有機會想到佛光山、佛陀紀念館參訪,感受最道地美味的素齋。
把握機會 宣傳城市形象
兩岸素博展在宜興市大覺寺舉行,為形塑政府形象與行銷地方觀光,宜興市政府在政府展區,以裝潢典雅且搭配超大LED電視,呈現在地秀麗景色與特色農產品;雲湖風景區、張渚鎮、西渚鎮、太華鎮也同場爭豔,分別以特產的竹、花卉、茶葉形象布置場展,駐場人員把握最後的大量曝光機會,不時招呼民眾入座喝茶、廣發相關宣傳品。
其中,又以太華鎮首度對外亮相的「太華八寶」動漫形象格外吸睛。太華鎮組織委員杭海東表示,因鎮內太華山禪文化歷史悠久,素有「先有太華,後有九華」之說,因此以Q版的「地藏菩薩」為首,帶領代表當地盛產的板栗、竹筍、茶葉、花朵、七葉樹、何首烏、水滴等七位精靈,一起守護淨土。
了解體質 食療法才有用
由於飲食與健康息息相關,昨天上午的文化專場,邀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中西醫結合護研所副教授劉吉豐主講「從辯證談藥膳養生法—從舌頭了解」,教導民眾如何從舌頭與舌苔的顏色,判斷身體是熱性或寒性體質,進而以素食蔬果療法、茶膳、藥膳法轉化成正常體質,場中聽講民眾筆記發問不斷,還不時與鄰座友人互相觀察舌頭,成為台下有趣的景象。
「依據《黃帝內經》,人類壽命應要達到一百歲,但人類因不懂保健養生之道而提早老化。」劉吉豐表示,談養生要先判斷體質,像是熱症的人,舌頭多偏紅且苔黃,建議平日多飲用性涼的綠茶、白茶,或是碧螺春消暑氣,佐以食用寒性的蔬菜、水果,像是每天飲用一比一的「鳳梨西瓜汁」五百西西,不僅是消熱飲品,更是抗癌養生的聖品。
針對日常保健,劉吉豐提出「五行養生法」,也就是食物要有青、紅、黃、白、黑等顏色,口味要兼具酸、苦、甘、辛、鹹,且飲食務必在晚上十一時前完成,搭配「ㄚ、ㄣ、ㄥ、ㄤ、ㄨ」發音的「注音符號養生法」,以「音療」緩解、預防肝、心、脾、肺、腎等方面的疾病,建議民眾不妨每日花五分鐘發音,不但有助於改善失眠等問題,更可以當作平日的自我保健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