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國內葉克膜(體外心肺維生系統)有濫用趨勢,健保局最近公告,五月一日起,增列四項絕對禁忌症,包括惡性腫瘤末期、植物人、不可逆的多重器官衰竭,及不可逆的心、肺疾患且不適合移植臟器者。符合上述條件之一,健保將不給付。
這是國內健保上路以來,首次針對「無效醫療」限縮給付。台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任柯文哲表示,台中市長夫人邵曉鈴嚴重車禍被葉克膜救回後,許多家屬把最後一線希望放在「葉醫師」,台灣成為全球使用葉克膜最普遍的國家。
柯文哲以台大經驗為例,一千五百位葉克膜使用患者,一成已知不會存活,另有兩成變成植物人;葉克膜急救往往是「醫師表達已盡心力,家屬為了盡孝」,因而遭濫用。
監察委員黃煌雄去年完成「全民健保總體檢」,曾疾呼,國內接受洗腎、呼吸器及葉克膜治療的病人不到十萬人,但健保支出一年就超過六百億元,因此呼籲健保局應仿照英國針對無效醫療進行評估並考慮縮減給付。
健保局醫務管理組長蔡淑鈴指出,民國九十九年全國有一千一百二十六人接受葉克膜急救,平均每人醫療費用為八十四萬元,存活率僅三到四成。因此,健保局修改支付標準,增列絕對、相對禁忌症 ,如癌症末期或植物人等患者,都不給付;若患者屬持續進展的退化性全身性疾病,或有不可控制的感染、出血,則採逐案審查,避免濫用。
蔡淑鈴表示,健保資源需花在刀口上,也希望醫師向病家說真話,「能救的當然要救,不能救的就要放手」,否則只是延長病人痛苦的時間,倒不如讓他們善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