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去關渡自然公園,走賞這片豐富的濕地生物生態保護區。
去看看有別於都市中的公園,蓬勃發展的休閒農園,去體驗有生態有自然的環境,去感受蟲鳴魚獸的生活,觀察生物之間的互動。
最有感受的是聽野鳥協會解說員講解到,如果一種鳥類消失了或絕種了,就表示他們生存的環境被破壞了,就代表他們那一連串的食物鏈被破壞了,或不見了。也代表食物鏈最底層的某些植物或藻類、微生物瀕臨稀少消失的邊緣了。這一連串的被破壞,絕不是單一生物的劫難,背後隱藏的其實是一個更大的問題。
單就鳥類會消失而言,鳥類可以說是監測環境的最佳指標性的物種,也是觀察大自然作息與探索物種生存的捷徑。鳥類的敏感,牠會透過種種的行為,向人類透露自然界的信息—好的與壞的,而如果我們收到了這些信息中的不好警訊,沒有警惕或開始關切正視這些逐漸擴大的問題,那麼有一天我們的生活環境,被自己破壞了還不自知,只會怪東怪西,怪政府沒遠見、怨法律沒規定、怨天災那麼多。殊不知,間接罪魁禍首,就是你我啊!總之,知道的人,要教育傳達給不知道的人,這生態責任是要你我一起扛起。
人總常與「物質」對話,卻少與「自然」對話,但如果聽到自然和我們講話,別忘了用心去聽聽看,他在講什麼?用心觀察他在表示什麼?自然環境無言的接受,不代表我們就要無言的去面對!自然環境無言的反撲抗議,我們要警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