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品藻】 毛先舒 在蘇台遇見西施

簡文志  |2012.04.29
1651觀看次
字級

毛先舒(1620-1688),原名騤,字馳黃、字稚黃,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由明入清不仕,與毛奇齡、毛際可號「浙中三毛」、「文中三豪」,其詞喜用瘦字,沈東江諷「毛三瘦」。另與陸圻、柴紹炳、沈謙、陳廷會、孫治、張綱孫、丁澎、虞黃昊、吳百朋等人,稱「西泠十子」、「西陵十子」。

其〈與子侄書〉論讀書四要:「一曰收,將心收在身子裡,將身收在書房裡是也。二曰簡,惟簡斯熟,若所治者多,則用力分,而奏功少,精神疲,歲月耗矣。三曰專置心一處,無事不辦,二三其心,必無成就。四曰恒,雖專心致志於一矣,而苟無恒,時作時輟,有初鮮終,亦無成也,故存恒尤要焉。」以收攝、精學、專篤、恒致為讀書之道。

見其〈吳宮詞〉顧盼西施的婉轉心思:「蘇台月冷夜烏棲,飲罷吳王醉似泥。別有深恩酬不得,向君歌舞背君啼。」首二句化用李白〈烏棲曲〉:「姑蘇台上烏棲時,吳王宮裡醉西施。」李白另有〈蘇台覽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毛詩言姑蘇台上,明月淒冷鏡懸,老林昏鴉棲止,與吳王縱樂狎逸鮮明對舉,烏棲的幽暗孤情,吳國的江河日下,內外相襯,情緒空間廣大。

蘇台即是姑蘇台,又名姑胥台,位蘇州城外西南隅姑蘇山。昔吳王夫差稱王,營宮建室,短亭高台,遠樓長閣,享樂斯極。勾踐投其宮室之好,以亭台樓閣、金銀玉寶、美人嬌女晉獻吳王夫差,消磨心志,耗盡國財,疲乏民情,而能復國成功。伍子胥勸夫差拒絕越國和平利誘,夫差賜劍命伍子胥自刎投江。姑蘇台高三百丈,寬八十四丈,景色絕美,獨攬風華。越國攻城時,吳王夫差逃竄至姑蘇山,自縊而死。姑蘇台也只能徒呼負負,見證歷史興衰,也見證自己的荒蕪。

後二句言另有深厚恩澤無法回報,只能飲宴歌舞相互歡愉,深宮嘆息獨自垂淚。越人利用西施美色迷惑夫差,致吳朝政廢弛,奠定勝基。然而,夫差寵幸甚矣,建宮修灣,情意甚篤,西施掙扎於使命與情意之間。毛先舒讓西施有情有愛,呈現其矛盾的痛苦,在任務之外,多了真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