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您一周當中最期待的事是什麼?」「星期四下午的社團活動!」對均頭中小學的學生而言,社團絕對是校園生活的重心。圖/均頭國中小訓育組非報系
「請問您一周當中最期待的事是什麼?」「星期四下午的社團活動!」對均頭中小學的學生而言,社團絕對是校園生活的重心。除了可以開發不同的興趣,還能認識志同道合的好朋友,所以社團課備受歡迎。在合唱團、書法社、陶藝社、烹飪社、游泳社等社團外,學校為了配合學生需求,也開設了威風凜凜的「柔道社」。
柔道社師資陣容堅強,指導老師是畢業自台灣體育學院的陳雯英、張文貞兩位老師,他們都是柔道國手,具備厚實的柔道專業。張老師表示,柔道社成員由兩位教練挑選合適學生指定加入,部分則由學生以興趣方式採登記制。
為了培養學生的運動習慣,在體能上需要接受嚴格的訓練,因為學生參與這項社團的主要目的,大都是為了想要鍛鍊強健的體魄、學習自我保護的防身技能,或是為了奪標競技。歷年來,均頭中小學柔道社確實也拿下不少團體組和個人組殊榮,如:全縣運動會團體賽冠軍、全國柔道錦標賽個人組第三名,以及全中運個人組第五名等獎項。
就讀803班的柔道社社員蔡易蒼回想說:「一開始被老師挑選到時,好緊張,很怕自己做不到老師的選手級要求!後來,在教練的細心指導下,我學會了護身倒法、摔倒動作、地板動作及其他基本動作技巧,並晉升到可以參加比賽。第一次參加比賽就是中小學聯合運動會,我使盡全身力氣運用技巧競技格鬥。能夠參加柔道社真的很幸運,我要把所學運用在生活中,既可以防身又可以健身,參加柔道社真好!」
702班的梁家誠覺得:「在柔道社裡,可以學到很多技術,我變得動靜自如,不僅能強健體魄,還能為校爭光,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805班的游少芃則感性的說:「剛開始在學柔道的時候很辛苦,因為聽不懂柔道的術語,除了看老師給的補充資料,我還特地到書店買柔道相關的書籍!學習柔道之後,才能體會到原來習武之人,都是『從心開始』,因為有願力、耐力、意志力,才能當一名優秀的運動員,所以我希望自己也能勇往直前,朝『柔道夢』邁進!」
陳雯英老師認為,運動化的柔道除了具有體育意義之外,它可貴的精神意義在於「精力善用,自他共榮」,就是在適當的時機,使用適當的力道達成目的,並且與對手分享練習的成效,互相砥礪,互相成長。所以柔道已經不單只是兩個人在場上進行的武術競技,更是從選手個人的精神展現、動作的正確與否、拳腳的力度、速度的快感、肢體的協調等去評判計分,打得漂亮一樣有獎牌,柔道已經成為一種結合力與美的運動,非常適合青年學子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