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國中基測只得六十七分。能讀哪一所高中?該怎麼教孩子?責罵聲一天天響起……全家陷入低氣壓!緊張、擔心,此起彼落跳動著。
滾滾,學齡前跟一般孩子沒兩樣,調皮、搗蛋、搞破壞。鄰居說:「滾滾,滾來滾去,改個名字比較乖。」小學三年級,多了社會課,話多了,成績明顯下降……「子鈞的學習,與一般的孩子有些許的差異。」老師說著。
為了確定狀況,開始蒐集滾滾的學習資料,並觀察他的生活行為,再找專業書籍,最後,心裡有數到兒童心智科。
「ADD」(注意力缺失症)醫生說著!再找一家比較客觀,還是ADD!不慌張、不逃避、不找藉口,得就醫、吃藥,一段時間沒好轉,再詢問相關療程——「遊戲治療」,可以讓孩子改變,那就展開並啟動!
我也開始認真為孩子做「好」一件事,開心學習、快樂過每一天,怎麼玩?借力使力,投其所好,媽媽想著。
溜冰,滾滾說著,媽媽答應、認同,但要堅持,小一學到國三,沒有間斷。籃球,媽媽答應,
小三打到國三,風大、雨大、太陽大,操場上,經常看見滾滾,開心的投籃。
支持孩子在體育上的熱誠,並認同的原因,是看到孩子的專注與投入。所以,孩子學業成績,並沒有受到很大的壓力。沒有好成績,但不知不覺,把開心融入生活,也鍛鍊了體力與耐力。
憑著孩子的優勢,上網找了適合的學校。一間間搜尋、報名、考試……老天爺,看見母子的努力,賞賜一所公立高中體育班,印證了媽媽常說的:「做給天看,不要考給人看。」
高中,又是新領域,田徑長跑。
孩子只知道腳在地上動,不知道跑步的知識與姿勢,因此,跑出疼痛,成了傷兵,跟媽媽商量,要不要轉學,教練說著。
低頭、無言,回家也沒說。
隔天,滾滾自己卻說:「教練,給我一個機會,跟大家一起練。」
「跟大家一起練」,每天學校操場五十圈基礎耐力。再增加路跑賽經驗與得獎機會,累積了信心與實力,激勵孩子在田徑場上的潛能,鼓動著鬥志。要跑得意猶未盡,不要精疲力盡,跑道上每個人都喘,看你有沒有鬥志、有沒有信念,孩子說著。
高中三年,學會跑步,還會服從、不頂嘴、肯吃苦,這些能力、心態的養成,不是透過課本,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點滴的累積。
滾滾,書本讀不來。倘若,一直逼迫學業成績,一定不開心、不聽話,甚至母子起衝突、鬧家庭革命,嚴重點,自信心會毀在我的手裡。
高中三年,我對他的學業成績只求六十分,服從、負責、吃苦、堅持、勤儉,一定要一百分。
去年九月,滾滾進入大學繼續跑。滾滾告訴媽媽:「要享受一萬公尺的過程。」
「什麼意思?」我問。
「肯定自己的努力,找出再努力的目標,讓高中三年的學習再一次出發。」孩子認真的說著。
滾滾,還是滾來滾去,現在,從被影響的角色學會與人分享,提升為影響的人。
分享六十七分,因為是媽媽,知道孩子的需要,也清楚明白,用適合的方法跟孩子共同學習、共同追求。
「知己知彼」能產生共振、共鳴,基測六十七分,見證了過動兒的努力與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