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長84mm 寬46mm 厚度9mm 重量42g
圖/楊敦傑
非報系
「提攜」,又稱為「帶穿」,是實用玉器之一。中國人與玉器結緣甚早,早從西元前三千至四千年的紅山文化開始,就有使用玉器做為日常生活用品的紀錄;上至玉璜、玉琮、玉璧、玉圭等祭祀禮器,到帶穿、帶板、帶鉤、帶扣等生活用品。數千年來,玉器早已和中國人的生活文化,緊密地融合為一。
提攜的使用方式,是將皮帶穿過其中後,下方的掛勾部分可懸吊配劍或隨身物品。唐代詩人李賀的〈雁門太守行〉:「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胭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提攜一般都是成雙成對,而流傳至今,已很難找到成對的完整收藏。本件玉提攜正面刻有囍字,下端掛鉤部分雕飾為兩隻仿古龍紋,玉質光潤油亮,曖曖內含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