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忠賢台北報導】由於油電價雙漲的因素,中經院昨天發布最新今年經濟成長率(GDP年增率)預估,由原來的百分之四點零七下修至百分之三點五五,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則從百分之一點四八上修至百分一點九三,顯示油電價格的調漲已經影響經濟成長及造成物價上漲。
中經院表示,預期今年國際經濟仍處低檔,但逐季上升,台灣經濟成長率也呈逐季攀升,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為百分之三點五五,明年恢復到百分之四以上,來到百分之四點零一。
中經院指出,內需因素的修正幅度較外貿高,主因是油電價格調整主要衝擊都直接與內需有關,將因價格效果撙節民眾消費支出意願,對廠商的生產成本等也造成壓力。
不過,中經院長吳中書認為,以台灣經濟能量來看,CPI百分之二點多年增率是穩健的通膨率,在百分之二點五以下就不是很大物價壓力。
吳中書並肯定說,油電雙漲是「短空長多」,在「陣痛期」過後,未來不僅能落實國人節能減碳,還能彌補長期財政缺口,甚至促進新興綠能產業發展,對台灣應是「利大於弊」。
與會的英商渣打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符銘財則認為,歐美儲蓄率偏低,油電漲會排擠其他消費支出,台灣民間儲蓄率偏高,油電上漲較不會排除消費習慣。
至於失業率,中經院預估今年全年平均失業率為百分之四點三七,較去年下降零點零一個百分點。台幣兌美元方面,全年均價為二十九點五元,較上年貶值約百分之零點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