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釣魚台列島共八個小島,最大的釣魚台島距離台灣彭佳嶼約一百四十公里,距離日本領土石垣島約一百七十五公里,台灣、日本、中國大陸三方都宣稱擁有釣魚台主權。
中國人最早發現釣魚台列島,一三七二年(明朝洪武五年)左右命名並認定為領土。留存至今有關釣魚台列島的原始文獻中,最早為一四○三年的「順風相送」,作者不詳。明清兩朝多次派遣赴琉球支冊封使。
日本明治維新(一八六七年)後,開始對外擴張,一八七四年藉台灣原住民殺害漂流至台的琉球人,而率兵入侵台灣東部,一八七九年在琉球廢藩置縣,正式併吞琉球。
一八九四年,清朝和日本爆發甲午之戰,隔年四月簽訂馬關條約,戰敗的清朝割讓台灣、澎湖及其屬島,條約中對台灣的範圍未予確定。一九四五年日本戰敗投降,領土限於本土四大島,同年美軍託管琉球,將釣魚台列島納入。美國一九七二年五月將琉球「歸還」日本,釣魚台的「行政權」一併轉送,引起海內外華人強烈抗議。日本從此實際控制釣魚台列島,多年來主權爭議未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