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的消息】

 |2012.04.08
708觀看次
字級

橄欖香:小說人生初集

作者:董橋

出版:牛津大學

寫得簡潔跟寫得好一樣難,難怪毛姆說 「to write simply is as difficult as to be good」,《橄欖香》是這樣簡潔的文字。作者說這種寫一篇極短篇小說的自我要求,過程很奇妙也很有趣,跟他以前寫散文句句都要有出處,大不一樣,甚至文氣也不同,舒舒卷卷盡如心意:經歷過的「人生」在「小說」的油傘下沿著從前的腳印辨認從前的陰晴圓缺。



山裡來的健康原味

作者:古屏生、祝文君

出版:大寫出版

你也許已吃過許多珍饈佳餚,在飲食過度精緻化的現代,食材與調味都已失去原始風味,原民料理至今仍秉持傳承精神,保留每道菜的「最初」與「自然」,他們堅持使用當地栽種的食材做簡單烹煮,調味則採用鹽巴及原民雙寶「山胡椒、刺蔥」當佐料,在在顯示原住民的料理源自對土地的依戀與珍惜。



種地書

作者:蔡珠兒

出版:有鹿文化

關於飲食,她走遍全球;關於植物,她俯拾可談;關於旅行,她興味盎然;關於生活,她心有所感。她在小島種地。晴耕雨讀。日裡夜裡。揀瓦礫,播種籽;讀一本書,喝一杯茶。曾經,廚房是她的聖壇,書房即她的解放。而今多了幾畦地,汗滴下土,芽萌出綠;關於土地關於食物關於安居關於旅人關於肉身之衰關於生活與生命。



三天

作者:朱國珍

出版:印刻

她離開家的時候,留下一張紙條,上面寫著:請給我三天的時間。《三天》是關於愛與傷痕的故事,讓所有人都心碎的祕密。全書透過男孩的「靈」,在返家探視家人的三天時間裡,回憶與雙親相處的童年時光,在解密與重複陷入祕境的過程中,十六歲的早熟心靈用自己的語言,透視「愛」的純度,用「愛」溶解悲傷。



從懷疑中覺醒:

從《中觀根本論》談起

作者:丹增.嘉措

譯者:廖本聖

出版:橡實文化

如何以「智者的方式」開發一種無可撼動的信仰?達賴喇嘛說,透過一種客觀、帶有好奇的批判心,從事謹慎的分析,才真的成為佛教徒精神活動那層意義的「法」。在書中,達賴喇嘛尊者把西藏佛教與它在古代那爛陀大學的學術傳統根源,以及具有極大影響力的印度龍樹大師的深觀教法,作了連結。



馬偕日記1871-1901

(完整版)

作者:偕叡理

譯者:王榮昌、王鏡玲、

何畫瑰、林昌華、

陳志榮、劉亞蘭

出版:玉山社

1871年12月28日,馬偕搭乘「金陵號」雙桅帆船,12月29日抵達打狗港,踏上台灣的土地;1872年3月7日,搭乘「海龍號」北上,3月9日抵達淡水,開啟他在北台灣的傳教事業。在馬偕57年的人生當中,有超過二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台灣,因此,對於台灣,馬偕有其獨特的觀察與情感,而這些都充分顯露在他的日記中。



被遺忘的童言:肢體語言

專家的行為解碼教養術

作者:姜愛玲

出版:凱信

肢體動作,是充滿訊息與暗示的童言,身體,是走進孩子內心的通道,在每一場你與孩子的溝通裡,文字語言只占30%的作用,聽不見的童言──肢體動作卻占了70%!只有先成為感受細膩的父母,在每個不當言行發生的當下,停下來,用心看孩子的身體動作及姿態,才能聽出隱藏在行為之下的真實話語!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