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貓族很容易把貓與人一視同仁,處處拿人的觀點看待貓,也有人認為貓的智商不比人類低,應該是「類人性」,於是往往失去理智,反而讓貓受苦受難了。
比如,貓咪抓壞窗簾、沙發,飼主認為這是貓在使破壞,不教訓不行,便拿棍子伺候,其實是因為家裡沒有準備足夠的「貓抓板」,磨爪子是貓的生理本能,更是貓畫定地盤作標記的表現。
貓有貓的價值觀,對事物的感受性也與人類完全不同。行事的「對」或「錯」,如果以人類的標準衡量,對貓很不公平。若真愛貓,就應該去了解貓的價值觀,而不該動不動就遷怒、怪罪於貓。
我們且來看看貓的價值觀:貓喜歡獨處、安靜的環境,喜歡創造自己的地盤,且熱愛安穩的住在自己的地盤裡。如果他遇到的是愛熱鬧的飼主,常常家裡都開辦派對,尤其邀請小孩來鬧場,那麼這貓必然經常頭大、心煩。
貓更不喜歡外出,貓與狗不同,狗可以跟隨主人出外散步,甚至旅行,但貓只要一離開他的地盤範圍,就會不安、緊張。所以,除非帶貓去獸醫院看診,貓最好待在家裡的空間。很多愛秀的飼主,會把寵物當作炫耀的物品,帶著出門訪友、逛街、購物,這些行為都是有待商榷的,貓一到陌生環境,神經緊繃,全身陷入警戒狀態,猶如面對生死決鬥的狀況,飼主不知道這其實是對貓的一種「虐待」。
一般養在家中的家貓會外出,有幾個情況:一是被什麼逼迫到不得已只好往外逃生,一是發情期要外出找配偶,一是家裡沒有食物,飢餓到必須外出尋找食物,其他,可能是憂鬱症等心理疾病。現代貓雖然大部分成了寵物,被豢養在屋裡,但並不代表貓完全的屬於飼主,即使從小就在飼主愛護下長大的貓,也絕不會為了依賴的感情而泯滅貓的個性。
在貓的價值觀裡,貓的「本能與個性」是絕對需要被人類尊重的,當然,貓偶爾也會被賄賂,但那是在牠有好情緒、想跟你玩耍的時候。貓獨來獨往,尤其挑剔牠們睡覺的地方。對於生活,牠有自己的觀點,絕對不盲從,貓是凡事好奇,充滿想像,唯我獨尊的自戀狂,也是天生的浪漫主義者,理解貓的價值觀,才能使人貓的相處幸福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