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瑞芳訊】早年從事美髮業的許益宗,十七年前開始利用頭髮作畫,每幅作品至少植入數百萬根頭髮,且耗時半年以上,才能完成。黃金博物館即日起至五月六日展出十四幅許益宗作品,讓民眾一窺台灣首見的「髮畫」。
許益宗是瑞芳水湳洞人,在基隆從事美髮業二十多年,本來喜歡畫油畫,但總覺得過於單調,因此就把腦筋動到頭髮上,他在一九九五年成功地將髮藝昇華為藝術,開發出台灣首見的的髮畫創作。
許益宗的髮畫,事前準備工作繁複,首先要蒐集至少十五公分長的頭髮,且以女髮為主,然後依髮質、粗細分類,再依構圖所需的顏色,使用染髮劑將頭髮染色。
創作時,將處理好的髮絲植入軟木塞板上,例如一幅寬九十一公分、高六十二公分的畫作,至少要植入七百五十萬根頭髮,創作期間需全神貫注,植完髮絲後,還得經過修剪、吹整、梳理,因此每幅髮畫至少耗時半年以上才能完成。
許益宗說,他創作不分日夜,通常靈感一來,經常熬夜,因此十七年來,因為創作勞累,已經掉了十顆牙齒,但看到作品完成,心中很欣慰。
許益宗表示,「頭髮是人類生命的元素,髮畫便是人性畫」,每根髮絲都有著主人的DNA,若千絲萬縷是芸芸眾生,那髮畫就是小宇宙。
黃金博物館這次展出許益宗十四幅作品,有華燈初上的「九份」、山海分明的「陰陽海」,還有強調人類與動物生命結合的「非洲草原」、靈感乍現的「靈之舞」、婀娜多姿的「睡美人」等。
許益宗指出,他出生在水湳洞,因此特地在「陰陽海」與「九份」這兩幅作品中,植入自己的頭髮,也表達對自己家鄉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