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百態‧談淚態】 淚眼問花花不語

吳東權 |2012.04.02
2098觀看次
字級

淚,俗稱目油、目液、目屎、目水也。李時珍《本草集解》曰:「淚者肝之液,五臟六腑津液,皆上滲於目,凡悲哀笑欬,則火激於中,心系急而臟腑皆搖,搖則宗脈感而液道開,津上溢,故涕泣出焉。」可見大量淚水的源頭,跟心肝有密切的關係,要有所感才會上溢,不似口中唾液,隨時都可沛然湧出。

歷來文士,對女性的眼淚特別關注:

溫庭筠曾寫過「百舌問花花不語,低回似恨橫塘雨」;歐陽脩的「淚眼問花花不語,落紅飛過鞦韆去」,把少女的淚眼形容得栩栩如生;蘇軾的「淚眼無窮似梅雨,一番勻了一番多」;柳永的「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都因一句「淚眼」,把境界烘托得悽清而悲切。

淚眼是將淚水蓄儲在雙眸中,水汪汪而霧茫茫的,一旦溢出眼眶,淚水便如串珠,滾落而下,白居易吟:「我有雙淚珠,知君穿不得」;歐陽脩詠:「相見休言有淚珠」;辛幼安說:「點點淚珠盈掬。」

詩人形容女人的淚水不僅如同串珠,甚至似千行雨絲:北周庾信詩云:「圍腰無一尺,垂淚有千行」;柳永詞云:「繫我一生心,負你千行淚」;蘇子瞻「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而千百行的淚水,肯定會在臉腮旁留下淚痕,張先詠:「一晌凝思,兩眼淚痕還滿」;李白的「美人捲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不愧是李大詩人,把一個正在思念情人女子的淚態鮮明的襯托出來。

人間男女的淚態,絕大多數都是為了情愛與怨恨、生離與死別,不過,也有是因為悲憫與同情、懷恩與感德。

佛家有「淚墮尊者」,據《觀經玄義分傳‧通記》載:「佛滅後,大阿羅漢有大悲心,常悲三途眾生之苦而啼泣,故名淚墮尊者。」這是發自人饑己饑、人苦己苦的慈悲心而墮淚。

另一種是追思恩德而不禁淚下,古有「墮淚碑」。《晉書‧羊祜傳》云:晉代大臣羊祜出鎮南夏,開設庠序,綏懷遠近,甚得江夏民心。羊祜死後,襄陽百姓於硯山羊祜生前遊憩處建廟立碑,歲時祭奠,望其碑者,莫不流涕。杜預因名之曰「墮淚碑」,流傳千古。

可見為人或是從政,萬勿遺臭身後,必須要行善積德,遺愛人間,即便亡故,其德行仍留人心,政績永存鄉梓,後人感其恩而懷其德,每念所及,淚水自然溢於目中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