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都是媽媽為家人掌廚,只有偶爾她累了,我們才會買外食。雖說我對做飯沒有特別的好惡,但因為媽媽是料理達人,總能配合全家人的口味烹調,久而久之,也就沒有自己動手的念頭了。所幸,最近班導出了一項有趣的作業:為家人煮一餐,我又開始對下廚這件事有了興致。
平常,實在沒幾次做飯經驗,頂多煎個荷包蛋佐泡麵,所以我不能選擇太複雜的菜色,要炒的我不敢,一不小心火災怎麼辦呢?炒青菜、炸薯條都不成!左思右想,最好做的,還是通通下到水裡的吧?好,決定煮麵!
麵有乾麵和湯麵兩種,昨晚剛好剩下一些湯,可以做湯麵。我把湯倒進鍋子一邊熱著,一邊從冰箱拿出青菜、蛋、貢丸和麵條。把貢丸放進鍋裡後,仔細地清洗青菜,葉片、莖、根都洗了很多遍,生怕一個不注意,害家人拉肚子。在砧板上用菜刀將根部切去,再切成兩段,和麵條放下鍋,小心地沒讓湯汁濺出來。
很快地,到了我最害怕的「打蛋」,前面的開火、用刀還沒什麼,小心點便是,但打蛋我真的一點把握也沒有。把小碗擺在面前,右手拿著雞蛋,謹慎地在碗上敲出裂痕,接著用雙手拇指按住,深呼吸一口氣,順著裂痕把蛋殼打開,一顆黃白分明的蛋就這麼掉出來,太好了!這次沒有失敗。看著在鍋中逐漸成型的圖畫──凝固的蛋黃亮眼彷彿太陽,四周的蛋白柔軟如雲朵,襯著「綠樹」、「稻田」──這鍋麵怎麼這樣可愛呢?
「麵來囉!」用隔熱手套將鍋子端上桌,媽媽看著麵,打趣道:「看起來還不錯嘛!以後你自己煮好了。」弟弟蹦蹦跳跳到桌邊說:「姊姊,我也想吃。」媽媽捲了一口麵到他嘴裡,「好吃嗎?」「嗯!好好吃!」看來第一次為家人做飯,成功!
為家人做飯其實有點緊張,而且過程因為不熟悉,所以手忙腳亂。經一事,長一智,媽媽做飯可不輕鬆,以後吃飯,我一定會吃得乾乾淨淨,感謝媽媽的「煮飯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