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祖翔台北報導】婦幼節的真正意義,是為了重視兒童福利、營造兒童幸福快樂的成長環境,但根據內政部統計,去年兒虐致死件數為五十六件,平均每周有一名兒童死於虐待,台灣世界展望會呼籲各界重視六歲以下兒虐問題,尤其,近鄰通報比遠親關懷還有用。世展會強調,「鄰里通報不會打破社區和諧」,撥打一一三婦幼保護專線,可救更多幼童。
內政部兒童局統計,去年兒虐致死案件有五十六起,其中,每五名受虐兒童,就有一人是零至六歲無自保能力的嬰幼兒,占總比例百分之二十一點六,世展會指出,這個年齡層的幼童,無法完整表達自我意識,發育尚未完全,加害者造成的傷害及影響,遠大於其他年齡層,而八年來,兒虐案成長二點三倍,因此,婦幼節當天應該多著想孩子的安危。
另外,按施虐者身分區分,以父母、養父母施虐比例最高,達百分之七十二,施虐地點是家中,不易被警察、社工、教育工作者察覺,因此呼籲,挽救孩子生命,不單只是特殊人士的責任。
「去年發現這種現象後,總統馬英九公布的兒童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就特別將鄰里長、村(里)幹事及公寓大廈管理人員就被列為有兒保責任者。」然而,世展會受內政部委託辦理的二十四小時、免付費婦幼保護專線卻發現,有民眾擔心通報後,身分會洩漏,造成鄰里關係交惡,對此,世展會強調,所有通報人的身分資料都遵循保密原則,以通報者的人身安全為優先考量,毋須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