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有一次半導體教父張忠謀先生在主持會議時,會議才進行到一半,投影機突然壞掉了,張忠謀先生不悅的責備承辦人員說:為什麼沒有事先想到投影機可能故障,另外準備一台備用的?
也許你會替承辦人員叫屈,因為誰知道投影機會壞啊,不過仔細想想,拚命找台階下就能更快得到成功嗎?〈中庸〉說:「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這不是在提醒我們:「事先有準備,才能臨事不亂、應付裕如」嗎?
人生歷程瞬息萬變,處處充滿了出其不意的精采,但是成功通常只留給那些隨時準備好負責任的人。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多想一步,多做一點,才有機會比別人得到更好的回饋。
尤其在戰爭中,想在前面,才能走在前面,只有一個方法能讓你得到你想要的勝利,那就是從頭到尾領先你的對手,孫子在《兵法‧計篇第一》說勝負的關鍵在於「謀畫」:「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於無算乎?」
對於決定勝負的基本元素仔細分析,衡量兩邊的實力,就敵我的優缺點來制定靈活合宜的戰術,這是掌握整場戰爭的根本。
所以寧可事前做好周全準備,有勝算再動手,即使臨事調整,也不至於太離譜。
重點就在於「廟算」的功夫,孫子認為謀畫周密較有可能在戰爭中獲勝,謀畫不周難以獲勝,根本不謀畫則肯定要失敗的。
〈九變第八〉也說:「故用兵之法,無恃其不來,恃吾有以待也」;〈虛實第六〉又說:「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逸),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
在孫子認知中,任何事情都有因果脈絡可循,若想知道自己能不能贏,不用龜甲占卜,只要事先不斷的推證和反思,取勝機率即大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