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荷蘭是一個低地國,國土大都在海平面以下,為了防止海水倒灌,荷蘭人建造了許多風車將水排出陸地。首都阿姆斯特丹位於港口,自古就是個以漁業為主的城市。
阿姆斯特丹市區被許多運河以半圓形狀團團圍起,呈現特殊的景象,因為運河多,所以當地的橋梁也非常多,據說,市區內共有一千六百一十二座橋,真是可觀啊!
一六四八年,荷蘭打敗西班牙,成為海上霸權國家,連遠在地球另一端的台灣,也曾被荷蘭留下歷史的痕跡,位於台南的熱蘭遮城,就是荷蘭於一六二四年所建立的。此時期可說是荷蘭的黃金年代,而阿姆斯特丹是出入荷蘭最大的門檻,也是當時歐洲地區相當重要的港口都市之一。
十七世紀的荷蘭憑著無遠弗屆的船隊,將貿易擴大到亞洲,殖民地範圍遍及東南亞,阿姆斯特丹成為一個自由大港,吸引無數商人到此投資。

阿姆斯特丹最特別的建築就是山形牆,即在面牆上加一座山形牆以裝飾門面,也增加一個小閣樓的空間。隨著阿姆斯特丹愈來愈繁榮,山形牆後來甚至有梯形、頸型、鐘型等華麗的形式出現。
傳統的阿姆斯特丹房屋有著狹窄的大門,這是黃金時代的阿姆斯特丹富商為了逃避稅收所做的設計。原來當時的荷蘭政府認定門愈大,能進的貨就愈多,也就能賺愈多錢,因此以門寬作為課稅標準。很多聰明又貪小便宜的商人為了逃稅,便把大門愈做愈窄,於是荷蘭政府又規定房屋愈寬稅愈高,因而連房屋本身也變得愈來愈窄,是不是很有趣呢?
有機會來到阿姆斯特丹,可要好好觀察這裡的房子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