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福報佛學院的讀者朋友們,今天佛陀以人生為命題做的這道數學題,您做過嗎?明末大才子唐寅(伯虎)就曾經假設自己可以活到七十歲而做了一道《七十辭》:
人生七十古稀,
我年七十為奇;
前十年幼小,
後十年衰老,
中間只有五十年,
一半又在夜裡過了。
算來只有廿五年在世,
受盡多少奔波煩惱。
可惜,唐伯虎只活到五十四歲,如果早知如此,不知這首辭會怎麼寫呢?又或者這其中的數字讓您來填,您會寫多少呢?
其實人生的重點並非數字的多少,而是在短促無常的生命中,勇敢面對自己,活出真實的自我。只是,面對自己又談何容易呢!
過去有個年輕人想到外面的世界去闖一闖,離開故鄉前特意去寺院請求老禪師指點。老禪師用毛筆寫下三個字:「不要怕」,並告訴年輕人:人生的秘訣只有六個字,出門前先說這三個字,等回來再說後面三個字。
二十年過去了,年輕人歷盡滄桑,已是不惑之年,懷著諸多感悟返回故鄉,終於再次來到寺院,求見老禪師,但禪師往生多年,只留下一封信給他,裡面寫了三個字:「不要悔」。
老禪師的這人生六字訣:不要怕、不要悔,是多麼勇敢地提起,又是多麼勇敢地放下呢?但,如果不知道我們到底害怕失去什麼,害怕面對什麼,那又哪來的放下呢?
叢林學院針對這一連串的問題,特別在南屏別院佛光緣美術館高雄館,舉辦「在叢林遇見自己—勇者之路」特展。希望透過情境藝術的展現,引導觀賞者思索自己的人生路。
整個展場在佛光緣美術館副總館長妙仲法師及女眾學部妙舟老師的指導下,讓叢林學院的學生充分發揮創意,突破傳統的窠臼,以年輕人的思維,現代感的手法,打造出一條向內扣問的勇者之路。
福報佛學院的讀者朋友們,這趟人生的旅程,一路走來,您想過要抓住什麼嗎?或者您一直害怕失去什麼嗎?在這短暫的人生路上,到底什麼才是自己應該努力的方向?怎樣才是真正的自己?歡迎您走一趟在高雄、台北、彰化、嘉義分別舉辦的「在叢林遇見自己—勇者之路」,相信您終於可以遇見自己,成為生命的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