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財政部推動電子發票,昨在行政院會報告執行狀況,財稅資料中心主任蘇俊榮表示,財政部結合經濟部工研院、屏東三地門原住民,製作悠遊卡琉璃手珠,還有悠遊卡手表,可結合電子錢包及電子發票功能,只要透過這些載具消費,電子發票就會透過載具記錄在電子發票雲,民眾可透過雲端資料庫自動對獎,甚至結合自然人憑證,自動將獎金存入自己帳戶。電子發票APP程式將開發完成,屆時民眾可使用智慧型手機登錄電子發票。
現階段民眾對紙本電子發票規格大小不一及不利儲存,仍有疑慮,行政院長陳昨天在院會聽取財政部「電子發票推動策略與挑戰」報告,指示財政部研析多元載具整合問題、加強對民眾宣導,也請行政院政務委員張善政、管中閔主持跨部會小組,請相關部會提供意見,會同財政部解決現行法規障礙問題。
財政部指出,台灣一年約開出八十億張發票,使用電子發票,除了可少砍八萬棵樹,還可節省企業端發票取得成本四十七億元、寄送成本一百億元、倉儲與處理人力成本一千億元,合計一千一百四十七億元;以政府立場來說,要讓企業競爭力提升,就要降低經營成本。
蘇俊榮表示,不僅如此,政府預估電子發票衍生相關產品的綜合產值,可達約三百七十億元,並提供製造實體機器與智慧型手機應用程式等三萬五千個就業機會。
同時,財政部也與社福團體財合作推出「愛心碼」,未來民眾消費,只要拿手機條碼,就能儲存電子發票;若想捐給社福團體,可以口述「愛心碼」,這張電子發票就會自動歸附到該社福團體,從現在的「隨手」捐發票,未來會變為「隨口」捐發票。
至於是否將節省下的成本作為增加統一發票獎金或獎項,蘇俊榮表示,因節省下的是企業成本,加上這部分要賦稅署決定,目前應該維持不變。
蘇俊榮說,現在是過度期,民眾仍然索取電子紙本發票,但從四月二日起,民眾只要用悠遊卡消費,發票號碼就會自動儲存於雲端資料庫,省去紙本保存的麻煩,未來也不用自行兌獎,當發票中獎時,相關單位會主動發電子郵件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