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國民曆】 立秋

作者/彭啟明、洪震宇、李咸陽 遠流出版公司提供  |2012.03.04
1866觀看次
字級

氣象曆

節氣過了小暑、大暑,就來到立秋。字面上,立秋解釋為秋天的開始,古人說這天起暑氣漸消、早晚變得比較涼爽,但事實上台灣還是相當炎熱。立秋期間的高溫在二十四節氣中僅次於大暑和小暑,和夏至在伯仲之間,和上一個節氣大暑比起來溫度只略微下降。

古代為祈求國泰民安,立秋這天皇帝得帶著朝中大臣向天祭祀,農民則常用立秋這天的天氣來判斷未來一期的收成,因而有「立秋無雨最堪憂」的俗諺,表示這天如果沒下雨的話,農作將歉收。另外又有「雷打秋,明年一半收」的俗諺,指立秋這天如果下雷雨,則明年的農作物收成將少一半。

不過我們反覆看過去幾年台灣的氣象觀測資料,並無這樣的因果,實在無法用來判斷天氣和收成的前兆關係。

立秋仍然是台灣的盛夏季節,天氣主要受到太平洋高氣壓籠罩影響,全台各地中午高溫都有31到34度,近年來隨著氣候變遷,似乎有愈來愈熱的趨勢,尤其在都會地區有熱島效應,中午高溫達34度以上也愈來愈常見,而清晨的低溫仍然有25到26度。

簡單的說,立秋的天氣表面上似乎很平和,但實際上是有點危機四伏。亦即在沒有颱風的時候相當晴朗穩定,但容易有午後雷陣雨,不過颱風發生的機率卻相當高,歷史資料顯示八月分是颱風最容易生成的時間,而這時生成的颱風也大多相當強烈,一旦侵台,多數會造成相當嚴重的損害,不得不小心。



養生守則



在這個夏秋之交的時節,脾胃的保健相對複雜,一方面得清暑益氣,另一方面則要升脾陰以避免脾虛。脾胃主治化、升降與統血,飲食上除了應該避免暴飲暴食、過量飲酒與過度勞累之外,若能適當的運動,包括拉筋、循序漸進的伸展,也能強化脾胃的功能。

立秋最佳的運動時間在早晨,晨運可以增強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晚間則應該避免激烈的運動,而採取散步等相對較為溫和的運動方式。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