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佛經 佛光人串起經典與人生

吳佳錦、觀心、宋滌姬綜合報導 |2012.02.27
1825觀看次
字級

「人間佛教讀書會」十歲了!為了落實讀書會「回歸佛陀本懷,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所舉行一系列的「經典與人生」—二○一二年人間佛教閱讀研討會,首站於二十五日從佛光山出發,二十六日於台東日光寺舉行第二場研讀活動,共兩千三百多人分別研討《妙法蓮華經》、《八大人覺經》,讀書會成員共享佛門經典智慧,期許打造書香社會。

研讀法華經 肯定眾生佛性

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擔任佛光山首場的經典導讀,說明《法華經》的思想特質、組織結構、各品概介、菩薩特質等面向,提醒大眾《法華經》的思想,無非是要人人相信自己與佛無異,學習諸佛菩薩「示教利喜」的服務精神,廣濟一切眾生,完成人間淨土理想。

由人間佛教讀書會講師石娟娟主持「經典與我」座談會,檀講師郭銘群、楊政達、莊月香、佛光山文化發行部執行長黃美華與談。郭銘群分享從經典中感受到佛陀慈悲本懷,楊政達則認為遇到困難時如何運用經典教導,轉換成菩提力量,就是學佛的下工夫處。黃美華指出修行是不斷透過「轉」的過程,調整到與佛相應。莊月香則以「佛髻上的明珠」來譬喻《法華經》的重要性,勉眾直接閱讀經典與佛接心。

人間佛教讀書會執行長覺培法師擔任「《法華經》與人生論壇」的主持人,禮請金光明寺住持妙蓮法師、佛光大學佛教學系院長慧開法師、佛光山叢林學院女眾學部院長永固法師擔任講座。

妙蓮法師拿出重瓣蓮花的圖片,向大眾講說一個個的點可組成一朵花,一念心動則三千世界成立,又以「靜、盡、淨、竟」四字說明修持過程,最後達到究竟成佛。

慧開法師說明《法華經》是佛門的「心法」,肯定自身及眾生皆有佛性,將來畢竟成佛,但眾生學佛最大的障礙是「心外求法」,只將佛法當成知識,不能從日常生活中用心感受,鞏固學佛信心。

永固法師認為靈山會上,佛陀為弟子授記,就像現在星雲大師帶領弟子大聲說出「我是佛!」學佛不要怕路途長遠,若遇到逆境,就當作修行六波羅蜜資糧,時時都是最美好的境界。

八大人覺經 直指覺悟之道

昨天於台東日光寺展開第二場研習,覺培法師主講《八大人覺經》,準副總統吳敦義、台東縣長黃健庭、縣議長饒慶齡、前縣長鄭烈、前郵局局長林頂旭及陳樹菊等各界人士蒞臨,以實際行動響應讀好書活動。

南台別院住持妙勤法師、屏東講堂住持妙璋法師、日光寺住持覺來法師及國際佛光會讀書會講師群,一同分享人生智慧。會中巧遇六級地震的「震撼」教育,三百多位愛書人士於當下更深感經文所述「世間無常,國土危脆」的意涵。

《八大人覺經》經文短容易記,闡述由凡夫邁向菩薩的覺悟之道,覺培法師講述佛教的世間觀、人生觀,帶領大眾由經典文字到生活事例,並以周遭人事物來驗證佛法真理。覺培法師指出,從有形的大地山河到無形的內心煩惱,都是每個人由自己的觀念建立起來的世界,透過行佛練心、「給」的實踐,就能創造自己的清淨國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