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回看大師的著作,都喜歡先看大師的生平事蹟以及弘法歷程。大師弘法之初、開山之始,是那麼的刻苦艱辛,弘揚佛法、普度眾生的重任,大師都一肩挑起。我何其有幸,能來到佛光山學習,看到大師一路走來所受的苦,我的眼眶泛著淚水,從心底生起崇高的敬佩之心,我自我期許,未來弘法利生的事業,若能做到大師的一半就好了。
老師在上「大師著作選讀」時,一開始便要我們念一段文,然後為我們逐句說文解義,他也常反問我們很多學習佛法的問題,時常激起我對自我內在的思維與反省。
有一次,上到大師的〈修行的真義〉一文,老師問我們:「佛教在哪裡?生活中何處是佛教?」那時,我很想回答:「處處留心皆佛法。」在生活中,不管做任何事都當作是修行,用佛法來作為指南,大師也說過,人間佛教不捨棄一點世法,行住坐臥、起心動念當中,都含藏著佛法,樣樣都是修行。真正有德行、有悲心、有福慧的心行,才叫做「修行」,修行是去惡向善,腳踏實地的自我健全,犧牲奉獻,所以,要以修行的那份心,直下承擔!
當我們受到佛法啟發,得到佛法利益時,也要像大師一樣,廣傳弘揚佛法,用三學對治三毒,進而把佛法生活化,落實在平日的一言一行。
希望今後的修行,能漸漸步上大師後塵,自行化他、自利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