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活國民曆】 夏至 夏果之王芒果盛產 赤腳散步保健良方

作者/彭啟明、洪震宇、李咸陽 遠流出版公司提供 |2012.02.26
1448觀看次
字級

氣象曆

夏季到來了,午前晴朗燥熱,午後大雨滂沱。

過了小滿、芒種,節氣便到了夏至。在天文上,夏至是太陽光直射北回歸線的時候,這天起北半球白天的時間達到最長,夜晚的時間最短;之後便隨著陽光逐漸往南直射,白天的時間會慢慢縮短。如果立夏是夏季的起點,夏至就是夏季已過一半的「中」點,可以說是夏季型氣候最明顯的時候。此時的最大特徵就是溫度明顯上升及降雨量減少。

隨著太平洋高壓逐漸增強,梅雨鋒面往北移動到中國長江流域附近,等於宣告台灣梅雨季結束,進入炎熱、多午後雷雨及颱風的典型夏季天氣。夏至開始的時間差不多在端午節前後,因此才會有「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櫳」的諺語,意思是在端午節過後才是典型的夏季型天氣,才能安心的把冬衣收起來。

從平均溫度的年變化,就可以看出夏至燠熱的氣候特徵。每年大約從夏至進入台灣最炎熱的時候,並一直持續到立秋或處暑,溫度才明顯下降。以台北為例,六月下旬的夏至平均日最高溫開始上升到攝氏33度以上,一直到處暑結束後的九月上旬,才又下降到 31度左右。

熱的地方不只北部,中南部及東部也有類似的特徵。在夏至、小暑、大暑到處暑這段期間,台中溫度也有33度,高雄則有32度,東部花蓮有 32度。

台北屬盆地地形,本來就容易累積熱量,加上綠地逐漸較少、新開發的水泥叢林建築快速增加,夏季溫度常比其他地方都來得高,台北也成為台灣火爐之都。

由於下雨的型態變成午後雷陣雨,通常天氣都是上午相當晴朗炎熱,中午過後因水氣及烏雲累積到一個程度,便降下滂沱大雨,有時還夾雜著雷擊。這樣的雨通常下得很急很快,令人措手不及,雨勢也相當大,建議在這時間出門記得帶把傘比較保險,雖然雨勢常常大到連撐傘也無法完全遮蔽,不過至少可以保護自己不致成為落湯雞。



節氣食物

俗話說「冬至蘿蔔夏至薑」,夏至炎熱,卻不宜吃太寒涼食物,炎夏吃薑,反而能藉由溫熱食物來達到排汗解毒的效果。





養生守則

夏至時節由於陽盛於外,尤其在夏至當日晝最長夜最短,暑氣凌人,容易導致人心煩意亂。意亂則傷心,影響全身氣血循環。

此外,從端午前夕便開始梅雨,梅雨後緊接著端午的午後雷陣雨以及不定時的颱風天氣型態,所以通常夏天也會伴隨著濕氣。身體長期浸在濕熱中容易引發蕁麻疹等皮膚疾病,同時濕邪也會導致脾胃衰弱,以致疲勞無力,這正是「苦夏」的典型症狀。

要緩解苦夏,除了在飲食上力求清淡外,因為心主神明,保持身心愉快也是夏季身體保健的重點。為了保持身心愉快的狀態,冷氣房和電影院雖不是最佳良策,但可以偶一為之。最理想的保健方式是選擇在傍晚、清晨或睡前赤腳在住家附近的公園草地散步,親近大地以舒緩心裡的緊張與壓力,或者也可以選擇水中慢跑,不僅可以保持神明清醒,還能維持健康。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