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微草堂筆記》經典名句】 食人之食,不可不事人之事

編著/文心工作室 |2012.02.26
3256觀看次
字級

名句誕生

王徵君載揚言,嘗宿友人蔬圃中,聞窗外人語曰:「風雪寒甚,可暫避入空屋。」又聞一人語曰:「後垣半圯,偷兒闖入,將奈何?食人之食,不可不事人之事。」

紀昀〈卷九‧如是我聞三〉



讀懂名句

王徵君(本名王載揚)說了一段自己的經歷:我曾夜宿朋友家的菜園小屋,夜半聽見窗外有人說:「風雪如此之大,我們應該要暫時到空屋裡避避風寒。」又聽到另一人回答:「可是後庭的矮牆已有點毀壞了,要是小偷闖了進來,那該怎麼辦?我們靠別人生活,就不能不完成他交代的任務。」



名句故事

這則名句出自隱士王載揚一個奇特的經歷。王載揚本以為是守夜僮僕的對話,但隔天清晨,卻發現地上並無人跡,只見兩條看門犬躺在傾倒的矮牆下,而大雪已覆蓋了牠們的肚子。

山東嘉詳人曾映華聽了,認為這是王載揚自己編纂的寓言,目的是用來警惕不完成主人命令的僮僕們;紀昀則進一步論述這樣的觀點,認為看門狗能夠不厭主人的驅策,在寒夜中仍不怠忽職守,忍著飢寒,只為了完成主人的使命,這實在是天下僮僕所不能及的!



新說名句

本篇故事先以第三人(王載揚)之經歷,帶出「食人之食,不可不事人之事」這個重要的觀念;再以另一人(曾映華)判斷,這根本不是真實經歷,而是一則「寓言」,目的是要警示僕人;最後,紀昀再比較犬、人之間的差異,認為犬尚能忠心耿耿地完成主人的吩咐,人何以不能?深入說明這個觀念的真諦。

事實上,這樣的觀念,也可擴大到士大夫階層。唐朝柳宗元〈弔屈原文〉中有言:「食君之祿畏不厚兮,悼得位之不昌」(拿國家的俸祿深怕拿得不夠多,唯恐自己的官位不夠高)。後來「食君之祿」一詞在《三國演義》有了不同的延伸,第六十八回中,徐盛說:「食君之祿,忠君之事,何懼哉」(拿君王的俸祿 ,就要效忠君主,這是理所當然之事,有什麼好畏懼的呢)?

這樣的概念,其核心就是要求人們要能「盡忠職守」,不論是士大夫忠於國君、國家;或是僮僕忠於主人。若無法做到,豈不是連故事中謹守「食人之食,不可不事人之事」的犬都不如嗎?

(商周出版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