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到住家附近的機關洽公,在十樓走廊窗邊等待的時間,偶然轉身俯瞰街道,赫然驚現住家竟在眼前,讓我想起小時候在屋頂上的童年記趣。
那是民國六十幾年,頂樓尚未加蓋,因老爸喜歡養花蒔草,於是誕生了一座空中花園,不只花草時蔬四季更迭、爭奇鬥豔,還有鮮果可以品嘗。猶記得只現一晚的曇花,被母親摘下,煮成蛋花湯特別給我食用,只因我是幾個孩子中呼吸系統最不好的,媽媽聽說曇花具保養功能,於是這道佳餚便成了我的專屬品。香滑順口的滋味,包含濃濃的母愛,讓我鍾情於曇花,花開花謝間充滿期待。
夏日,爸媽會將這裡布置成小型水上樂園,第一次玩充氣游泳池就在這小花園。五個小蘿蔔頭盡情玩耍,不時還會聽見樓下的路人喊著:「誰在澆花啊?」幾個頑皮的孩子突然安靜面面相覷,不一會兒又玩起水仗。雖然沒有溪河的潺潺流水,也沒有大海的波濤洶湧,但那歡樂氣氛永遠甜在心底。
有一年,爸媽幫阿嬤慶生,在頂樓開起了party。老爸負責布置會場,桌椅的安排、燈光的架設,十足溫馨。老媽一雙巧手,滿足了三十餘位親族好友的胃口,著實令人佩服。
不過頂樓時光也不全然是美好的回憶,記得以前只要是吵鬧、不聽勸的孩子,就會被拖到烏漆嘛黑的頂樓反鎖,驚恐指數瞬間破表,哭鬧的孩子,只得乖乖把眼淚擦乾,停止無理取鬧。
那時未有高樓大廈,因此可以遙望四周風景,青天白雲、月亮星兒,盡收眼底,毫無遮掩,感覺天地近在咫尺,就連雙十國慶的煙火都能在頂樓欣賞,伴著轟隆隆的節奏及嘻笑驚呼聲,此起彼落,好不快樂。
回到此刻,眼前剩下一堆積木似的城市建築。我也收拾起童年發生在屋頂的點滴,裝入「格子趣」般的窄小空間,收藏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