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一名三十一歲孕婦有腎臟結石病史,懷孕到第六個月時,有天早上醒來左腰痛得不得了,忍了一天後,疼痛加劇,只好就醫治療。超音波檢查發現,她的左側輸尿管下端卡了一顆零點八公分的結石,引起輸尿管阻塞,造成腎水腫。
台北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孕期結石常發生於懷孕第五、六個月。據統計孕婦發生結石機率約二百名孕婦中有一人,因結石可能引起輸尿管阻塞,使得尿路感染風險增加一至二成,而早產或提前破水機率也會增加二至三倍。
周固表示,在治療方面,多喝水外還需配合藥物治療,像止痛藥、輸尿管擴張劑等,以緩解症狀,幫助結石排出,其他治療方法還包括輸尿管鏡碎石術或雙J管置入術。
在預防方面,多排尿、飲食均衡、定期健康檢查,並觀察尿液顏色變化。有尿酸性結石者應避免高普林食物,包括豆類、動物內臟、海鮮、紅肉等。
他表示,孕期有結石,只要適當治療,併發症可避免,對胎兒不會有太大影響,有腰痛、血尿、排尿疼痛、發燒等症狀應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