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北市文化局與教育局合作推動的「藝術教育啟蒙方案」,堪稱華文世界創舉,結合國民小學藝術與人文課程,讓藝術與教育結合,帶小學生到各市立場館欣賞藝術展,小三生至小六生,可觀賞北美館、交響樂、親子劇場和聽國樂。今年為了向下扎根,首度擴及小二生,將參觀台北偶戲館和頗負盛名的林柳新紀念偶戲博物館。
文化局指出,從九十四年開辦以來,每年約有九萬至十一萬名學童受惠,培養藝文種子,近來隨著城市交流頻繁,這項政策也引起對岸興趣,有意以台北市為範例,當作教育文化政策。
北市公私立國小學生從今年起,從小二到小六生,將會有五個年級的校外教學是藝術教育啟蒙課程,小三生到北美館看展覽;小四生觀賞戲劇;小五生到中山堂看台北市立交響樂團表演;小六生是台北市立國樂團策畫的認識傳統樂器與樂曲導聆。
文化局指出,小二生參觀的偶戲館,分別是位於東區京華城百貨旁的台北偶戲館,與大稻埕的林柳新偶戲博物館。台北偶戲館推出偶戲學童熟悉的「西遊記之孫悟空大戰紅孩兒」,可看到對戰與鬥智的劇情,還可欣賞精采的操偶技巧。林柳新偶戲博物館的戲碼則是「偶戲萬花筒」,以傳統戲偶中的生旦淨末丑五個角色,表現各個戲偶的特色與技巧,將偶戲的教育融入演出中,頗具趣味性。